家长如何应对2岁宝宝强烈的“占有欲”?

编辑:静渝

  3岁后的孩子,自我意识已有一定发展,不仅意识到自己独立存在,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已能清楚地区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而且头脑中有了物主代词“你的”、“我的”、“他的”的概念。这时,其占有欲方面的表现,不象2岁左右的孩子那样突出。

强烈的自我意识

  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活动的发展和语言的发展。就活动的发展看,3岁前儿童主要是个体活动,3岁儿童有一种强烈地要求相互交往的愿望,儿童也产生了为了群体活动的需要,玩具,物品也需要相互交换的愿望,群体活动增多。为了群体活动的需要,玩具、物品也需要相互交换,例如,玩皮球,你扔过来,我扔过去,不论皮球属于谁,在玩的过程中,皮球必须在两人之间交往,如果一个人死抱住不放,就玩不成。

  孩子本身的交往的活动,促进了孩子对物的交往的必然性认识。另一方面,就语言发展看,这时孩子不仅掌握了“我的”和“我”,同时也掌握了“你的”、“你”和“他”等。当孩子仅仅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和独立存在,仅仅懂得“我的”含义的时候,他们自然会认为“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但是,当孩子不仅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力量,而且意识到别人的存在和力量,同时,懂得在“我”之外,尚有“你”和“他”,情况就大不相同。他逐渐意识到“我的”是“我的”,“你的”是“你的”这个现实。这时,抢夺玩具的现象就会减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