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汤的“坏习惯” 别传染给宝宝

编辑:静渝

  坏习惯三:要喝滚烫的汤

  在许多家长的观念中,汤要热乎乎喝才好,尤其现在是冬天,所以给小朋友喝的汤总是热腾腾,觉得这样才能让小孩子暖胃。如果汤降到常温,又把汤端去加热再喝。其实,太热的汤会对小朋友的口腔造成负担。

  人体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能忍受的温度,在摄氏60度左右,超过此温度容易造成黏膜损伤,而小朋友承受热食的温度更是有限,所以建议给小朋友喝的汤先放一放,温温的汤喝起来更舒服也更健康。

宝宝喝汤的坏习惯

  坏习惯四:让孩子吃汤泡饭

  有些忙碌的爸妈,没有太多的时间为孩子准备饭菜,有时候会将菜肴内的汤汁或者勾芡捞起来拌饭给宝宝吃,以增加味道,而且宝宝吃得也快,但这种做法并不妥当。

  一方面,用汤泡饭,由于米饭泡软易吞,孩子往往没有咀嚼就快速吞咽,增加胃的消化负担,长期下来将引发胃病。另一方面,菜肴中的汤汁常常过咸而且十分油腻,宝宝容易由此摄取过多的盐分、油和电解质,也会增加宝宝肾脏的负担。

  坏习惯五:快速喝汤

  有些性子急的爸妈看到孩子吃饭慢,就不免会催促他们,再加上现在天冷,汤容易凉,所以有的爸妈就不免让孩子快点把汤喝掉。其实,喝汤速度过快也是造成小胖墩的罪魁祸首。

  小朋友快速喝汤,等到意识吃饱了,可能已吃过量,容易导致肥胖。宝宝应该慢速喝汤,不但可充分享受汤的味道,也给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充裕的时间,并且提前产生饱腹感。

  坏习惯六:晚上多喝汤

  大多数的小朋友都是在托儿所/幼儿园用午餐,妈妈考虑到幼儿园的汤水不够营养,就会让宝宝在晚餐吃让他们多喝些汤水补充营养,可是晚餐并不是喝汤的最佳时间。

  汤的营养价值较高,若是晚餐爱喝汤,距离睡觉时间近,喝汤容易导致过饱,而且还会造成夜尿频繁,从而影响睡眠

  午餐时喝汤,会比晚餐喝汤好,而且小朋友吸收的热量也较低,不容易引起肥胖。如果晚上要喝汤,以饭前喝半碗汤最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