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什么?

编辑:qiujingwen | 出处: 39健康网

  孕激素内膜脱落法:即药物刮宫法。针对无排卵患者子宫内膜缺乏孕激素影响的病理生理改变,给患者以足量孕激素使增殖或增生的内膜转变为分泌期;停药后2~3天后内膜规则脱落,出现为期7~10天的撤退出血,在内源性雌激素的影响下,内膜修复而止血。常用肌注黄体酮20mg/d,连续3~5天;或口服微粒化孕酮-黄体酮(安琪坦,urogestane)200~300mg/d,连续3~5天;或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MPA)6~10mg/d,连续10天。可根据不同患者出血的病程、子宫内膜的厚度决定孕激素的剂量及疗程。本法优点是效果确实可靠;缺点是近期内必有进一步失血,若累积于宫腔的内膜较厚,则撤退出血量会很多,可导致血红蛋白进一步下降。故只能用于血红蛋白>70g/L的患者。为了减少撤退出血量,可配伍丙酸睾酮,25mg/d,(青春期患者)或50mg(绝经过渡期患者),与黄体酮同时肌注,但总量应低于200mg。在撤退出血量多时,应卧床休息,给一般止血剂,必要时输血,此时不用性激素。若撤退出血持续10天以上不止,应怀疑器质性疾病的存在。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什么?

  雌激素内膜生长法:只适用于青春期未婚患者及血红蛋白<70g/L时。原理是以大剂量雌激素使增殖或增生的子宫内膜在原有厚度基础上,修复创面而止血。不同患者止血的有效雌激素剂量与其内源性雌激素水平的高低正相关。原则上,应以最小的有效剂量达到止血目的。一般采用肌注苯甲雌二醇(苯甲酸雌二醇),剂量可从3~4mg/d开始,分2~3次注射。若出血量无减少趋势,逐渐加至8~12mg/d。也可从大剂量开始,止血收效较快。若贫血重者需同时积极纠正贫血,输血及加用一般止血药。血止2~3天后可逐步将苯甲雌二醇(苯甲酸雌二醇)减量,速度以不再引起出血为准。直至每天1mg时即不必再减,维持至用药20天左右,血红蛋白已高于80g/L时,再改用黄体酮及丙酸睾酮使内膜脱落,结束这一止血周期。故内膜生长法的用意是为争取时间纠正重度贫血。对血红蛋白极度低下的患者,应注意有无凝血因子及血小板的过度稀释,单纯增加雌激素剂量仍可能无效,此时应请血液科检查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必要时补充新鲜冻干血浆或血小板。

  近来上市的结合雌激素(倍美力)针剂为25mg/支,以无菌注射用水5ml溶解后缓慢经静脉推注,多数患者在6h内止血;6~12h后视出血情况可重复1次,但应注意肝肾功能。次日应给予口服结合雌激素(倍美力)3.75~7.5mg/d,并逐渐减量,持续20天,第11天起加用甲羟孕酮(MPA )10天。大剂量雌激素用于止血为权宜之计,不宜频繁使用。对此类患者应重在预防再一次发生严重的出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