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氛围的好与坏 决定孩子吃饭质量

编辑:huangzhantao

  拿胡萝卜来说。最初,燊完全不接受胡萝卜。我们仍隔三差五地把胡萝卜放上餐桌,指望她能爱上它们。终于有一天,她狂热地爱上了胡萝卜。可是没多久,她不爱这红色的萝卜了。然而过一阵,她又爱吃了。

  总之,她今天不吃,不代表明天不吃,她今天吃了,也不代表明天仍爱吃。我们所要做的是经常更新菜肴,让孩子接触丰富多样的食物,以便他们有一个全面的选择。


宝宝接触丰富多样的食物

  第二,吃多少

  自打孩子出世,医生就教导我们按需哺乳。也就是说,孩子自懂饥饱,母亲只要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母乳即可。可孩子渐渐长大,我们往往忘记了他们优秀的饮食控制能力。

  在安妮特·卡斯特-察恩和哈特穆特·莫根罗特合著的《每个孩子都能好好吃饭》中提到一项实验。“1991年,曾有人对2-5岁之间的幼儿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这些孩子都住在家里,即在他们熟悉的环境里,每天吃3顿饭3次点心。每天的食物多样而均衡。”

  特殊之处在于,这些孩子每餐得到双份食物,吃多少由孩子们自行决定。实验证明,孩子们吃下的量正好是他们身体所需要的,孩子们完美的自我调节能力令人叹服。

  当我放松心态,任由孩子自己决定吃多少,我发现,正如实验所展示的,孩子善于自我调节,这一餐吃少了,下一餐自然会吃多,这一餐吃多了,下一餐自然少吃一些。

  第三,怎么吃

  怎么吃主要指孩子的用餐方式,用手抓还是用餐具,左手握筷还是右手握筷,自己吃还是父母喂。无论怎么吃都可以商量,关键不能破坏良好的餐桌氛围。

  尚不会用餐具时可用手抓。会用餐具后,使左手还是右手孩子自己决定。燊燊有两双学习筷,一双右手筷,一双左手筷。右手筷是大姨送的,用了一阵后,我发现她总是用左手握筷。为了让她掌握正确的握筷姿势,我又给她买了一双左手筷。有一段时间,她的餐台上总是放着两双筷,用左手还是右手,她看着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