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6个月后 再进行音乐胎教比较好

编辑:luxinhua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华医学会成立了胎教科研小组,为了验证胎儿在子宫内能否听到声音,胎教科研小组邀请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专家做了一个“人体透声实验”,刘泽伦教授参与了该实验。

  实验者把麦克风包裹在等同于孕妇脂肪厚度的猪肉里,而后在肉的周围播放音乐。实验结果发现,从肉里接受到的音乐,高频声音损失比较多,原来比较明朗亮丽的音乐变得比较沉闷。之后,他们又找了4位准备做堕胎手术的孕妇,把一个很小的麦克风放置在子宫中胎儿的附近。这样从空气中传到孕妇腹部里的音乐就全部被记录了下来。这两个实验结果是一致的:2000赫兹以下的声音比较保真地传到孕妇腹部里面去,2000赫兹以上的声音损失比较大,所以听起来高频声就发闷了。这个实验证明,音乐是能够传入孕妇体内的,胎儿对声音有反应,而且出生后的婴儿听到原先在子宫内听惯了的音乐时,会停止哭泣而入睡或进入安静状态。

  刘泽伦提醒准父母:“对胎儿进行音乐胎教不要过早,要在六个月之后。”6个月时,胎儿的听力几乎与成人相当。胎儿在6个月前,听觉系统还没发育完善,此时准妈妈最好不要去噪音大的场合,避免伤害胎儿的听力。

  胎儿对音乐有没有好恶?

  做音乐胎教时,给胎儿听哪些音乐?这是准父母们比较头疼的问题。那么,胎儿对音乐有没有好恶?带着这个疑问,刘泽伦等专家继续研究,在B超下观察播放不同的声音时胎儿的变化,结果发现,播放噪音或快节奏的音乐时胎儿显得比较烦躁,心率从每分钟130~140次上升到160~170次,胎动明显增加,胎儿双腿踢蹬,改成柔和的音乐后,胎儿就变得安静,有的胎儿听到二胡曲居然睡着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