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小儿急惊风处理不当影响智力

编辑:chendanlu | 出处: 妈妈网

  你的孩子幼儿有没有试过面色发青,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唇阵阵抽动,叫不应,拧不哭,好像都没了呼吸,只有歇一阵叹息一下?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的孩子极有可能患了急惊风。急惊风又称高热抽搐、高热惊厥等,是小儿常见的急症,一般在3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如果小儿急惊风不及时处理,就会造成脑细胞损伤,影响小儿智力的发育。


小儿急惊风 迅速进行物理降温是首要的措施

  一大早,梁香香就带着未满两周岁的儿子白白, 从老家搭便车往大港探亲。预计经过一天的车程,就可以见到已经外出打工一年的儿子他爹。香香一面紧紧抱着儿子,一面小心翼翼地保护那一小瓮家中自酿的,儿子他爹特爱喝的米酒。突然,香香感到白白热成一团火,而且全身在抽动!白白面色发青,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唇阵阵抽动,叫不应,拧不哭,好像都没了呼吸,只有歇一阵叹息一下。

  香香吓得高声大叫:“停车!往回走送卫生院!送卫生院!”香香记得约在半个多小时之前,汽车行经一个圩镇,那里必定有卫生院。司机立即掉转车头,香香也赶紧把车窗关上,避免孩子再吹风……

  小儿容易发生“急惊风”

  白白到底是怎么了?

  梁香香从清风习习的家乡出发时为白白穿的衣服一定比较多,到了山外天气变得炎热,正午的太阳和发动机的热气更使车内的温度升高,加上香香还把白白紧紧搂在怀中,白白不“热成一团火”才怪。白白在这么热的情况下突然全身抽搐,面色发青,双眼上翻,牙关紧闭,面部肌肉和口唇阵阵抽动,叫不应、拧不哭,出现叹息样不规则呼吸。很明显,不足两周岁的白白发生了“急惊风”。

  急惊风又称高烧抽风、高热惊厥、高热抽搐等,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小儿因身体发育还不完善,发高烧(一般指超过39摄氏度)时容易引起大脑功能紊乱而发生意识不清、全身抽搐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抽搐发作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就会造成脑细胞的损伤,影响小儿智力的发育。

  这种在发高烧时出现抽搐的情况,一般在3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新生儿、婴儿发生抽搐和呼吸不规则都比较轻微,容易被忽视;而5周岁以上的小孩,单纯的高热引起的抽搐比较少见。

  小儿急惊风 迅速进行物理降温是首要的措施

  急惊风的现场急救措施以迅速进行物理降温为第一。对于急惊风而言,只要把体温降了下来,控制在39摄氏度以下,绝大多数患儿都不再发生抽搐(个别小儿体温在38摄氏度左右仍有可能发生抽搐,那是与小孩个体的因素如缺钙等有关)。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采取有效的物理降温措施。例如:用冷湿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放置在枕后、颈部两侧(如没有现成的冰袋,可用塑料薄膜袋装碎冰或冰棍来代替);用30~40摄氏度的温水擦身至皮肤微红;用40%左右的酒精擦身,尤其是腹股沟、腋下、腘窝、手心、脚心等部位;把患儿放在空气流通、新鲜的地方,必要时可用扇子或用电风扇在周围吹,以加速空气流通,达到降温的目的。

  服药、打针、补液、灌肠等药物降温的办法,对现场急救来说并非上策。一来现场一般难以找到现成的药物和设备;二来在没有确诊之前应用药物降温有可能掩盖病情,影响正确诊断;三来药物有可能带来其他副作用;四来大部分急惊风能被物理降温所控制。因此,急惊风的现场急救还是迅速进行物理降温为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