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宝宝退烧药的7种另类用法

编辑:chenhuini

  宝宝发热,爸爸妈妈该如何选择用药呢?不少新爸新妈往往会闯入宝宝用药误区。让崔玉涛大夫给各位父母支支招,看看如何给宝贝正确用药。

退热药的作用

  误区:担心退热药有副作用不给孩子服用  

      我曾看了一位5个月的小朋友,体温39℃,家长既没有给用退热贴,也没有服用退热药,询问原因,是家长担心退热贴和退热药有副作用,以致没敢给孩子用。

  用退热贴、洗热水澡、多饮水等都属于物理降温方法,不会给孩子带来副作用。但是,高热时(体温超过38.5℃)就应给孩子服用退热药物,以避免高热惊厥

  很多家长问退热药有没有副作用,其实任何药物或多或少都会有副作用。当体温超过38.5℃,就应该给孩子服用安全的退热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如果使用过程中发现有过敏等问题,可避免以后再用。由于这两种药物成分相对来说非常安全,所以才作为非处方药物(OTC)推荐。所以,家长不要因担心药物的小小副作用而弃之不用,最终将导致孩子因高热出现惊厥

  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可给孩子服用退热药物。建议“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使用。一次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下一次使用“布洛芬”。一般“对乙酰氨基酚”降温效果能维持3-4小时;而“布洛芬”能维持6-8小时。如果服用一种退热药物效果不明显,可使用另外一种退热药物。

  为什么孩子发热时建议两种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使用呢?因为这两种退热药成分不同,都有退热作用。而且,交替使用在保持退热效果的同时,又可减少每种药物剂量。每种药物剂量相对减少,自然会降低因使用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