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儿 帮孩子做不如教孩子做

编辑:huangzhantao

  
可以适当地扶持宝宝

      一昧地赞美孩子、事事为他代劳,只给孩子一件美丽的衣裳,却不让他学习如何自己穿,如此的教养方式,不但无法培养孩子独立性及自制能力,反而会让孩子误以为自己是最棒、最的。渐渐养成目中无人,稍不顺心便大哭大闹,日后如遇到挫折时,可能就无法爬起来。“溺爱孩子”不仅对他的成长无所助益,亦将影响他未来的人际关系发展,以及面对挫折的容忍度。

  而太过依赖父母的孩子,对任何事情总是习惯"予取予求"的态度来对待,其自我控制的能力也会相当降低,因此,从幼儿时期开始,即训练宝宝养成独立、凡事自己动手试试看的习惯,就成为非常必要的事了。

  在训练孩子探索、学习的过程中,父母常会以奖品作为利诱,引导孩子学习,其实不妨以激励的方式代替奖品,进而让孩子做到自我激励,从挫折中学习并做到自我激励。如此,才能够有所进步,并能够驾驭自己的情绪,不会动不动一遇到挫折,就会有激烈的情绪反应及发脾气,或毫无耐心。

  适度给孩子挫折感

  过于保护孩子,会影响孩子面对挫折的容忍度外,其实,三岁左右的幼儿,在创造与建构的过程中,当他们无法达成自己所希望的目标时,特别是容易感到挫折。专家表示,许多父母见到孩子这种情况时,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插手,来帮孩子解决问题,但是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建议最好还是将问题留给孩子,让他学习如何自己处理、解决、鼓励孩子自我信赖和独立。

  然而,在帮与不帮之间,以及放任孩子自我挣扎与伸出援手之间,这界线究竟在哪里呢?其实,在不需要给孩子解决每一个难题的原则下,做父母的还是可以给予他最大的支持与鼓励。当你放手让孩子学习自己去解决问题的时候,你也许会因为他的创意与应变能力,而倍感受震惊与兴奋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