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吃药治病,药物成分进入乳汁怎么办?
哺乳期妈咪难免生个小病,许多妈咪都是不敢吃药硬抗过来了,生怕药物会影响乳汁。其实,妈咪使用的许多药物都会出没在乳汁中,不过,各种药物对哺乳的影响不尽相同。如前面提到的,脂溶性和分子量小的药物更容易进入乳汁,但如果血液中的药物绝大部分都与血浆蛋白质结合,而不是处于游离状态,进入乳汁的药物就会比较少。
药物成分进入母乳怎么办?
药物进入乳汁的数量,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
1、母体血药浓度高;
2、药物分子量低于500;
3、药物蛋白结合度低;
4、药物容易传递到脑部。
对于大多数药物而言,它们会随乳汁进入宝宝体内的剂量,不会高于宝宝每千克体重治疗剂量的3%,也就是说宝宝通过乳汁吸收的剂量远远低于宝宝的治疗用剂量,因此不需太过担心其毒性。不过,一些药物仍可以通过乳汁对宝宝造成影响,在长期使用时,还可能会导致药物在宝宝体内蓄积。所以,妈咪用药要先咨询医生,不要自己随便用药。
当药物进入母乳并被宝宝摄取后,在被吸收前药物必定要通过宝宝胃肠道。在宝宝胃肠道蛋白酶和酸类的环境中,很多药物都会被分解。但也有一部分药物成分不能被胃肠道吸收,还有很多药物成分会被肝脏存储,所以这些不能进入血液的药物会对宝宝胃肠道产生影响,可能会导致宝宝腹泻、便秘,偶尔还会出现综合症。此外一些药物也会抑制乳汁分泌,例如含有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药。
不同于烟酒,药物虽然可能对哺乳造成影响,但对治疗妈妈的疾病有所帮助。因此,不能因为担心影响宝宝的口粮而一味拒绝药物,需要权衡利弊再做决定。实在担心母乳中残留药物对宝宝的影响,还可以通过调整用药和哺乳的时间来减少乳汁中的药物。例如,妈咪可以在晚上最后一次喂奶之后服药,将血药浓度的峰值与哺乳时间错开,从而将通过乳汁进入宝宝体内的药物的量减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