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免疫力低下的症状及相关情况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当外界病毒侵入时,人体免疫力机制会消灭外界侵犯的异物。免疫力低下时,外界病毒容易进入体内,导致人体易患疾病。以下是身体免疫力低下的不同类型症状及相关信息:
先天性免疫低下
- 症状表现:起病早,严重的在出生后就有临床症状;反复发生重症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反复腹泻;感染后治疗效果不佳,疾病长期不愈;正常预防接种后出现严重感染;有类似家族史;易伴发肿瘤、白血病。
- 是否需要治疗:属于病态,需要治疗。
- 治疗恢复关键:医学上也称为免疫缺陷,多由基因突变引起,具有遗传性。治疗需根据病情采用不同措施,一般治疗较困难且长久。
后天继发性免疫低下
- 症状表现:宝宝因感染、药物、营养不良等导致免疫力低下,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也有胃肠道感染,一般症状较轻但反复发作,可引起更严重的营养吸收障碍而加重营养不良。
- 是否需要治疗:属于病态,需要治疗。
- 治疗恢复关键:清除可能损害免疫系统的病毒或细菌病灶;更改或停用引起免疫低下的药物;及时对症治疗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校正心脏畸形后宝宝反复感染情况会明显改善;避免因营养不良影响宝宝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去除不良因素后,宝宝免疫功能大多会逐步恢复。
生理性免疫低下
- 症状表现: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等,而非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常由天气变化、生活环境改变等日常情况引起,通常可自行痊愈。
- 是否需要治疗:正常现象,通常不需要治疗。
- 治疗恢复关键:与成人相比,孩子更容易感冒是因为存在生理性免疫低下,这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的正常现象。
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强固,这就是幼儿园里一个小朋友感冒其他人也易跟着感冒的原因。随着年龄增长,宝宝的免疫机能逐渐成熟,8岁后,整个免疫系统的抵抗力已和成人相当。
结论:了解身体免疫力低下的不同类型症状及应对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关注和改善人体免疫状况。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