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背部刮痧手法

中医背部刮痧手法

中医背部刮痧:好处、手法及注意事项

背景

在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身心疲劳感愈发严重。中医的背部刮痧成为许多人缓解身心压力、放松自我的选择。除了放松,刮痧还有诸多其他益处。

背部刮痧的好处

  • 活血祛瘀:刮痧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舒张,调节组织间压力,促进刮拭组织周围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 治疗疾病:对疼痛性疾病、感冒发热、亚健康状态、防病保健以及轻度脏腑功能失调有很好的疗效。
  • 舒筋通络:消除疼痛病灶,使紧张的肌肉松弛,减轻或消除疼痛和压迫症状,利于病灶修复。
  • 排除毒素:刮痧使局部组织高度充血,刺激血管神经使血管扩张,加快血流及淋巴液流动,加强吞噬和搬运力量,加速体内废物、毒素排除,净化血液,增强全身抵抗力,减轻病势,促进康复。

背部刮痧手法

背部刮痧通常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肩部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用全息刮痧方法时,先对穴区内督脉及两侧膀胱经附近的敏感压痛点采用局部按揉法,再从上向下刮拭穴区内的经脉。具体如下:

  1. 刮督脉:用方形刮痧板一角,板身与皮肤倾斜45度,由上至下(大椎~骶骨)刮拭,每个动作重复5 - 8次,直至出痧。
  2. 刮华佗夹脊穴:用刮痧板角面分别刮拭与督脉紧邻的华佗夹脊穴所在经络。
  3. 刮双侧肩胛缝:用方形刮痧板一角,紧贴皮肤,力度均衡渗透。
  4. 刮膀胱经:先刮外膀胱经,后刮内膀胱经(内膀胱经在脊椎两侧各旁开1.5寸,外膀胱经在脊椎两侧各旁开3寸)。
  5. 刮肋骨缝:向下斜刮五条至六条肋缝(不可刮在肋骨上),以督脉为起点,刮至肋骨下。

注意事项

部分人不适宜刮痧,且刮痧时不能过分追求出痧,以免对人体造成危害。刮痧应适度,且方法较难掌握,建议找专业人员操作。

结论:中医背部刮痧好处众多,但需注意适用人群和操作规范,建议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以保障安全有效。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