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穿刺(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简称CVS)是一种产前诊断技术,通过采集胎盘绒毛组织来检测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或遗传性疾病。这项技术通常在怀孕的第10至13周进行。
尽管绒毛穿刺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手段,但它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以下是主要的风险及其发生概率:
绒毛穿刺可能会增加胎儿发育不良的风险,常见的发育异常包括:
这些异常通常在孕中期的大排畸检查中通过超声发现。
绒毛取样可能导致胎儿肢体损伤的风险略高,尤其是在操作不当或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
为了尽量降低绒毛穿刺的风险,建议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疗机构和专业医生进行操作。此外,如果绒毛穿刺的结果不明确,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羊膜腔穿刺术以确诊。
绒毛穿刺是一项重要的产前诊断技术,但其风险不容忽视。孕妇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