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有所育”,谁来育?

  这些专家都谈到了早发人才所要具备的一些核心素养。我觉得上海提炼了40个学时的职业道德教育非常重要,访谈中专家们提的是做0-3岁的教师他的美德、爱心、热情非常重要,就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各位专家也都表达了他们的具体观点。同时我们做了五个不同类型家庭的访谈,包括来自城市、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等不同区域的家长访谈。这些家长可以花钱送孩子到早教中心去学习,但是他们无法判断早教老师的专业性。另外在城市里面觉得早教中心很多,但是缺乏一些保健护理的知识和服务。对于如何关心婴幼儿心理、生理发展和营养、护理照顾等方面的知识比较匮乏,也无法判断相关人员或机构的科学性。

  在走访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一些初步设想。第一步从教指委的角度来讲关于大学要不要设立本科专业来培养早发人才。我们在中华职业分类大典中发现蔡老师已经提出了婴幼儿发展引导员这一职业名称,后续进一步的内容还有待丰富。这一职业属于职业大典中的第四大类“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主要针对高职高专的教育。我们研究之后提出,基于社会的需求这个专业本科教育也是需要培养的。如果本科要设立这个专业,比如我们教育学教指委有几个专业,中文专业培养语文老师,数学教育是培养数学老师,早发专业是培养哪个职业的出口,我们现在初步设想是培养婴幼儿发展引导师或者是儿早保教师。这个专业有两个知识模块必不可少,一个是保育一个是教育。这样,在高校相关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如果申请设立这个早发专业是可以的。

  儿童保教的核心能力该怎么界定?PPT图中,左边是美国的标准,右边是英国的,中间是蔡老师做的婴幼儿发展引导员,底下这个是我们国家的幼儿教师标准。我们对比这四个标准之后,觉得有一些可以融合的地方,也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现在对早发专业人员核心的专业化能力架构包括这样六个维度。第一个是儿童发展知识,这个模块是基础。第二是保健与养育,我们卫健委那个口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口。第三是儿童早期教育教学,和我们刚才说的那几个故事、绘本、玩具都在这块。第四是儿童早期发展的评估。第五是一定要明白儿童福利、安全与风险等。最后就是作为儿童早发教师的专业综合素养包括职业道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