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为王,是否已成“过去时”?

2015年11月份与老师同台讲课,我说实体店很有价值,老师第二天写文章骂我。他没有讲我的名字,说什么名字还有人在讲实体店怎么怎么。今天阿里玩命地做实体店,京东也做实体店。京东母婴已经暂停了开母婴店的项目,拿钱砸不出来。渠道要多样化,自身也在净化。净化不了没有能力净化的退出市场,很多人说母婴店关门,行业不好做。我老问他,天天看到餐饮店关门,也看到饭馆开门,怎么不说餐饮业不好干了。很多人人云亦云说电商牛了,神化电商,说实体店不行踩在脚底下。这不是你死我活的事,一定是融合。今天每个人不一样吗,我干8年互联网,每个人都会从互联网买东西,每周也会去超市,前几天去优衣库买东西。

包亚婷:京东去线下开店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投诉问题,电商在实体端处理不了问题,反而是实体对实体更加接地气。

殷海华:很多人比我做母婴早,2012年回到江西做母婴。不管未来技术发展到什么时候,未来讲直接工厂到顾客端,C2M的渠道永远存在。渠道需要大家寻找。我觉得母婴层面全国各地发展的水平有差异,特别是江西。我回到江西提出O2O或者是电商好还是线下好,我说未来一定是线上线下融合。江西做时受到的限制比较多,可能有观念的问题。电商做线下实体,我们的优势在哪里?讲电商跟线下赋能时,如果十年前讲电商会说电商与我有什么关系。今天如果讲电商应该改变一个观念,我应该如何使用互联网的工具。如果今天探讨区块链和AI对实体店怎么赋能是探讨不了,在寻找电商的特别方面时,必须得了解如何应用的问题。我在江西坚持的理念,电商的宣传和发展速度是实体店永远赶不上的,它改变了实体营销的套路。可能实体营销,一个营销周期10-15天,如果有电商和互联网的工具3天可达到。互联网技术肯定让渠道越来越多样化。2012年的全国母婴市场比较成熟,但奶粉的主销量主要在超市。那时的超市很多老板不一定看得起母婴店,当母婴店成为主流渠道的时候,他已经来不及了。今天自己做连锁店经常跟伙伴说别看实体店和母婴店生意很好,说不定旁边的早教中心卖奶粉,也许他的奶粉销量比我们的销量大。像今天的母婴店,以前的奶粉销量在商超里很大,但今天的母婴店的销量更大。坚持线下+线上的融合,我们坚持消费理智。大家谈十年以后的变化,我们在江西立足。

十年有一点不变,购物的本质。所有的顾客都希望用最低的价格,最快的速度以最好的体验买到产品和服务。只要哪一个商家渠道能够满足需求,顾客无所谓是人工送过去还是机器人送过去,这是自己能够坚持的本质运营规则。让自己在主流赛道上,十年前的奶粉销量商超是主流赛道,现在的主流赛道是母婴店。未来的10年里,其实主流赛道一定是在保留现有母婴渠道的发展,也会开拓更多新的渠道。我们与品牌做新型渠道,社区不需要再开别的,可能有三个育儿顾问就可以了。拥抱变化的同时,还得坚持真正的消费本质,让自己保留在主流赛道更好。

包亚婷:达尔文的进化论说的很清楚,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规律永远存在。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现象,90%的母婴门店的销售额在下降,50%的门店业绩被拦腰斩,20%的门店不知道自己的销售额为什么下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