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为王,是否已成“过去时”?

我们从门店数量回头强调门店的质量,我们把门店变成类直营店的管理模式,集中单个门店的力量干大事,又不影响单个门店的老板。创新的模式应对未来行业的变化和变革。我们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别人积极的整合,大要想着自己一定要做老大。当自己能够和别人一起共同把行业做大做强,哪怕老三和老五,只要可以有相应的市场份额也是很好的事情。未来的五年后还在行业具有领先地位才有价值,不在乎今天做的怎么样。

包亚婷:如果你的公司超过10个人,夫妻店不要一起管理,因为管理和能力受到桎梏。

魏静:从两个大的方面阐述我的观点,万变不离其宗,我们是品牌商,生产的是婴幼儿配方奶粉,也是中国乳制品行业为数不多的几家只做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今天在座的每位,包括品牌商和渠道商,共同面对同一类人群,这是消费者。两端无论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产品与用户不会发生太多的变化,因为会有需求。中间变化的是产品与用户之间的连接方式,尤其在互联网条件下。但渠道为王对不对?永远不会落后,它永远是存在商业体系内非常重要的流通环节。无论是大卖场还是夫妻店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中国太大。诚然要发生变化的是和消费者连接方式会改变,不能用20年前的夫妻老婆店的经营方式干今天夫妻老婆店,有问题。主持讲超过10个人,夫妻老婆店不要干了,只有一个人说了算。对于渠道而言非常重要,它和品牌商一起承载着对用户和消费者的承诺与服务。只是服务的方式和方法不同。中国近30年来的零售行业发展,在最早家乐福、沃尔玛和大润发没有进入中国之前,我们的渠道经营有点类似今天的母婴渠道的20万家门店。走到今天互联网时代下,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家乐福和沃尔玛以及大润发存在市场之上,但它们服务消费的方式没有进行互联网化,可能就会显得落后,但不排除将来会补上这一课,也许现在他们正在补。上海的全家以及屈臣氏,每一个大的商超和社区里都会有生意。这些门店或者单体的实体店,肯定在互联网的条件下也满足用户需求,因为用户需求庞大。单靠互联网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解决送货问题,但不能解决情感问题,也不能解决视觉问题,不能解决味觉问题,也不能解决触觉问题,这是实体店与互联网之间未来如何能够更加融洽的走在一起,并且将双方优势在一个连接点上发挥到极致。大而全是一种方式,小而美也是一种方式,关键是能不能找到与我在一起的人,能不能用我的方式打动他的心。我们需要改变的是实体门店在终端与客户接触的过程中专业性,专注性及服务性,能不能让用户达到满意。互联网是一种手段和工具,可以嫁接到门店服务里,让服务更加贴心,让消费者更加满意,让消费者在你的实体门店能够实现物理上的感觉。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停留在实体店,我想渠道为王永远不过时,但连接方式会发生改变,我们与消费者的沟通方法会发生改变。品牌方与渠道方永远站在一起,要满足瞧不起的需求,未来有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曹天伟:渠道为王一直存在,特别是母婴行业,实体渠道5-8年里一定还是主流渠道。实体渠道还在增加,尽管电商发展的很好。因为它有行业特点,我们的行业靠拿钱砸不准,拿50亿、80亿想做奶粉,给你不要说10年的时间,就是20年的时间也追不上飞鹤。我们永远面对的是新客户,新客户在她突然跳入要了解奶粉和购买奶粉的群体之前,对奶粉一无所知。我经常拿一个东西举例,许家印给你2亿让你买游艇,难道上网买吗,肯定得找卖游艇的店,或者找了解游艇的人咨询。通过与他的沟通,你对游艇有点认知。当消费者突然进入买奶粉时,他也不知道哪一个奶粉好,顶多说听过一个,但真正哪一个好是不知道的。只有两三年的消费周期,永远是新人进来的行业特点决定,他更愿意通过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产品,了解品牌,信任品牌。实体店渠道为王的特点会持续更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