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神童”压力山大
每周三、五以及双休时间,晓树都要进行一个半小时的乒乓球训练,如此重负下,成绩却在班上名列前茅。
胡海峰说,当初接手晓树时,也曾担心她难以适应初中的生活,且还要一边学习一边训练,“现在看来,她学业和特长兼顾,两不耽误,同学们慢慢地都认同她是小‘神童’了。”
张国胜却不认为女儿是“神童”。“每个孩子都具备独特的潜能,如果家长发现并激发了这种潜能,对孩子来说将会受益无穷。”
张国胜说,晓树从5岁起就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即便是在周末休息,她早上7点半准点起床,背半个小时的英语。在完成父亲规定的作业外,每天必做10道奥数题。晚上睡觉前,看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作文书。
“其实我更爱看故事书,像《白雪公主》、《一千零一夜》,以前也曾在学习时间偷偷看。”张晓树说,每天爸爸都会让自己巩固前一天的单词,非常枯燥,而且有些都已经烂熟于心。于是趁爸爸外出锻炼时,将故事书放到英语书的下方,偷偷地看。张晓树坦言压力很大,“从小被‘第一’、‘冠军’的光环笼罩,要维持这样优异的成绩,真的很辛苦!”张国胜依旧很“狠心”。在他看来,双向发展,今后也多一重保障,“相信她有这样的潜能,所以才这样特别地培养她。”
对话“神童”
“爸爸这是拔苗助长”
记者:爸爸一直都希望你能双向发展,学习和特长兼顾,你觉得能坚持到最后吗?
晓树:努力吧!的确是蛮苦蛮累的,感觉爸爸对我太严厉,这样让我跳级,简直就是拔苗助长。不过,每次跳级时,起初我都会觉得很难,但慢慢克服一段时间后,就变得轻松了。
记者:你看起来还是小学生的模样,和初中生一起学习、生活,会不会觉得不适应?
晓树:这倒不会。老师讲课通俗易懂,学习上都能应对,而且爸爸也会随机抽查我的学习情况,帮我查漏补缺。班上的同学都非常“关照”我,不过我不喜欢叫他们“哥哥”、“姐姐”,我一般都是直呼其名,这样更像同学。
记者:周围的很多老师、同学都会叫你“小神童”,你喜欢这个称呼吗?
晓树:我觉得我不是神童。以前在黄陂读小学,因为常拿双百分,老师总是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我,说要向我看齐。为了保持“第一”,我周末都得呆在家里学习,不能出去玩,其实“神童”都是练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