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神童”爸爸
“我只是因材施教”
记者:女儿说您这样的培养方式是“拔苗助长”,您怎么看?
张国胜:在我的字典里没有“拔苗助长”这个词,当然,我也没有这样做。事实上,我是因材施教,根据女儿的学习能力,适当给她“拔高”。拿奥数题来说,每次布置题目前,我都会在辅导晓树时,暗自测试她掌握的情况,而挑选的题目,都会比她能掌握的程度高出一点点。
记者:家人支持您的教育方式吗?看到孩子学习辛苦,大人会不会感到心疼?
张国胜:晓树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很强,晓树的妈妈工作很忙,每天早上都是晓树自己骑自行车上学,路程大概20多分钟,我们都觉得,孩子不能太娇惯,从小让她多锻炼锻炼,多吃点苦,长大后会少走很多弯路。
记者:女儿9岁上初中,还是少儿乒乓球冠军,被周围人称为“神童”,很多家长都可能会心生羡慕。在您看来,这样的育儿方式,适合于其他的家长借鉴吗?
张国胜:那得看孩子自身的潜能,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而且,这对家长的要求也很高,一定要舍得在孩子身上花时间。其实,我的祖父母、父母都是老师,我自己也是中学老师,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一直都是跟踪式辅导,一切都在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