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使用者日趋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幼儿“电子产品控”。手机游戏、上网浏览、视频教育等,这些全新的电子娱乐和教育方式,从成人逐渐延伸至小学生甚至幼儿的日常生活,这些都在无形间加重孩子们的用眼负担。
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于刚指出,电子产品的过度娱乐,这已上升为青少年儿童近视的重要成因之一。据《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在我国高达4亿的近视总人数之中,青少年所占比重高达67.5%。调研结果指出,小学生的近视率高达40.89%,比2005年增加9.22个百分点。
“电子早教”或致幼儿近视
记者经调查走访发现,目前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尽早接触电子产品,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甚至将其作为教育条件、生活质量改善的一种标志,认为其无害。有的家长用iPad对孩子进行视频早教,部分家长为避免孩子哭闹,把iPad和触屏手机当成哄孩子的法宝。
眼科专家表示,现在很多孩子成了“电子产品控”,因过多接触电子产品而出现视力下降的儿童增多,并且呈现低龄化趋势。
“家长把电子产品作为一种早教工具,实际上给孩子的视力埋下了隐患。”于刚指出,若孩子经常玩电子产品,近距离用眼加上屏幕对眼部调节的影响,会加重近视的发生。
于主任介绍曾遇到的一个近视眼患儿,2岁零6个月大的孩子,家里没有任何近视遗传因素,其近视度数却达350度。于主任和患儿家长交流后得知,这个孩子已经会背唐诗宋词,背得下5000个英语单词,并且能娴熟地点击电子产品触摸屏。
据介绍,iPad虽属高分辨率的先进IPS电子屏,但LED的背光源,使得iPad的亮度更高,它的亮度是普通电脑屏幕的4倍。iPad的颜色更鲜亮,色彩对比度更高,离眼睛非常近时,强光将直接、集中照入人眼。瞳孔会不断进行收缩来适应光源的变化,而调节瞳孔的睫状体肌肉会一直保持紧张状态,过强的光线会让人疲劳。长时间如此可导致睫状肌痉挛,造成调节性近视甚至加重真性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