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不考虑“双非童”父母来港

编辑:xiangmengjie | 出处: 网易

  “香港没有天然资源,人力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依靠。而我们人口政策的主导理念是优先考虑香港人的潜能和需要,做到人尽其才……”昨天下午,备受内地和香港各界关注的港府“人口政策咨询文件”公布,港府政务司司长暨人口政策督导委员会主席林郑月娥、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保安局局长黎栋国、教育局局长吴克俭和政务司司长办公室专员(特别职务)聂德权等多位港府高官出席。

 

在香港石硖尾,几名老人坐在小花园里休息聊天

  2041年香港1/3人口超65岁

  由于香港人口急速老化,劳动人口下降,而出生率又一直是全球最低的地区之一,香港未来的人口政策问题一直成为港府和各界热议的话题。

  在昨日公布的文件中,南都记者看到,此次委员会制定的政策主要分“现有人口”、“新来源人口”及“老龄化人口”三个方面,并提出了五大应对挑战的政策方针。

  文件中显示,65岁以上人口,将由去年的98万,增加至2041年的256万,相当于届时香港将有三分之一人口年龄达65岁以上,即每3个人中将有一个是长者。而生育率将由1981年每名女性生产1.9个婴儿,下降至2012年的1.3个,同时,香港作为全球最为长寿的地区,预计到2041年香港男性的平均寿命将达84 .4岁,而女性更达90 .8岁。

  林郑月娥指出,人口的急速老化,意味着2018年后劳动人口将达高峰的317万,随后逐年下跌,引发劳动力萎缩,“15岁以上工作人口将由58.8%跌至49.5%,即不足一半人口有工作。同时人口抚养比率增加至每百人抚养71.2人,也就是说,政府的税基将进一步收窄”。

  输入外劳前提不损本地利益

  文件还显示,今年6月私人机构有接近7.8万个空缺,比一年前增加一成,其中建造业空缺的升幅最大,达到74%,而零售、饮食、护理服务业均面临劳工短缺。文件指出,有些行业的劳工需求,并非长期固定,与其培训大量工人,令他们在淡市时有失业风险,委员会认为,这种情况下输入外劳较有弹性。

  林郑月娥表示,本港过去有输入人才计划,但输入人才量不及邻近地区。她表示香港需竞逐人才,以配合发展策略,要使香港成为吸引人才地方。

  从新来源人口方面看,文件则指出应以更积极进取的政策及定明目标吸纳对象的方法,引入外地人才;在不损害本地人口的利益下,考虑更有效的输入劳工机制,同时,缔造更有力的环境让年轻夫妇生儿育女。她还指出本港引入外劳机制有扩大空间,会再就此对劳顾会及各工会进行咨询,冀能通过统计数字反映本港引入外劳需要。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亦表示,引入外劳的前提是确保本地工人就业不受损害,重申底线是不会有本地人因而失业,料引入外劳可扩阔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林郑月娥说,虽然曾有外国商会向她反映,在香港面对的生活困难包括国际学校学位紧张、空气质素及楼价高企等困难,但她认为,香港要更进取在全球竞人才,港府可考虑鼓励在外国或内地生活或升学的香港人才回流。

  最后,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强调,对三个问题立场明确,包括不应为人口设上限,双非儿童不是解决人口老化方法,不改变单程证计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