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震后“自杀母亲”:曾多次拒绝心理干预

编辑:chenglian | 出处: 网易


  根据芦山县纪委的调查,4月26日上午8时许,小奥和母亲张支蓉从安置点回到家中喂养家禽。其间,小奥独自一人上厕所,此时发生余震,随后,张支蓉进入厕所救人。

  小奥的父亲付良全见爱人和儿子长时间没有回到安置点,于是赶回家中,发现母子二人都掉进了厕所。母子二人虽被救起,但小奥经抢救无效死亡。

  对于小奥死亡一事,周围人言谈话语间,多少有些责怪的语气。如事发当天张支蓉的一位亲属就对媒体表示孩子死亡是“因为大人的一时疏忽”。付家营所属的青龙场村一位村干部也直言,是“大人监管不力”。

  这些带有责怪语气的言语,极可能会加重本已十分自责的张支蓉的心理压力。

  从厕所中被救起后,张支蓉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接受治疗,后返回家中。

  村民称,从医院回来后,张支蓉“几乎不出门”。有村民偶尔看见张, “因为心里不顺,一副郁郁寡欢的神情。”

  张支蓉的家人和亲属都不愿再谈起与张支蓉相关的话题,因此不清楚张支蓉这50多天里经历了怎样的心理挣扎,又有何事触动她最终走上绝路。

  抵触因为“揭伤疤”

  地震发生后,龙门乡对重点人群进行心理排查,遇难者家属就是重点人群之一。

  付良全和张支蓉作为遇难者家属,尤其是因为儿子小奥死亡时受关注度较高,因此一直在当地政府和绵阳市三医院心理危机干预队的视线内。

  龙门乡乡长陈刚称,该乡将付良全夫妇列为心理疏导重点对象和困难救助对象,对他们进行了安抚和慰问,绵阳的医生先后还对张支蓉进行过心理疏导。

  起初,张支蓉在住院时,绵阳市三医院心理危机干预队先对张支蓉的大儿子小港进行了心理干预和疏导。

  领队杨晓斌医生说,小港原来特别自责,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弟弟,“通过我们的干预,还是比较成功的。”

  与杨晓斌同一天,6月18日傍晚,早报记者也赶到了付良全家。付良全没有现身,其侄儿等亲属接待了早报记者,问及是否需要请心理专家来帮忙干预一下悲痛的付良全时,亲属们异口同声地称,“不需要,我们安慰安慰就行了。”记者见到了小港,虽然神情有些木然,但思想、行动还比较正常,领着早报记者查看并介绍其倒塌房子的情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