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震后“自杀母亲”:曾多次拒绝心理干预

编辑:chenglian | 出处: 网易

  地震震垮了房屋又夺走二儿子的生命,张支蓉郁郁寡欢50多天后,选择了自杀,结束了自己不到40岁的生命。

  这是公开报道的“4·20”芦山地震后首例自杀事件,事发后,舆论纷纷呼吁强化对地震受灾者尤其是遇难者家属的心理干预。

  实际上,作为遇难者家属,芦山县龙门乡青龙场村付家营组村民张支蓉一直在当地政府和心理专家的视线里,只是她及其家庭一直排斥心理专家,心理专家也未能与其建立信任关系,最终无法进入她的内心世界进行干预。

  参与了包括芦山地震在内的多次灾害后心理干预行动的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专家吴坎坎建议,在灾区进行心理援助的心理咨询师最好有一个更容易被接受的身份,比如物资发放者、信息传达者,这样援助对象会觉得“你不是来捣乱,起码能带来一些生活所需”。否则盲目地直接以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去工作,“还不如以志愿者的角色去工作”。

  不到两个月里,芦山县龙门乡村民付良全家的房屋倾倒成废墟,四口之家也只剩父子二人。

  4月20日,地震将付良全家的房屋震成危房,后排危被推倒;4月26日,5岁的二儿子付思奥回家上厕所时,遇余震掉入厕所后死亡;6月16日,妻子张支蓉服药自杀身亡。

  如今,付良全和大儿子深陷痛苦中,而亲属也不愿细说张支蓉自杀的相关情况。

  村民柳大娘用“听说”的口吻向早报记者叙说了事情的经过。

  6月16日,亲戚家拆除被地震震坏的危房,张支蓉还帮着蒸饭、洗碗。但中午不知为何又去了自留地里——那里埋葬着二儿子付思奥(小名小奥)。

  张支蓉打电话给自己在成都打工的哥哥张支伍,说“我喝药了”。 张支伍问,“你为啥喝药”,张支蓉回答说“你别管,不要怪良全”。

  意识到不对,张支伍赶紧打电话给付良全,到处寻找张支蓉,最后在二儿子小奥的坟前找到,迅速送医。

  付家营组组长付明军也印证了张支蓉临死前曾给哥哥打电话的说法,以及“不要怪良全”的部分电话内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