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比一胎更轻松?还不是因为这些坑都避开了!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于2020年发布的《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特别指出:我国儿童维生素A、D整体营养水平均未达标,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仍是我国儿童突出的营养问题,维生素AD的预防性补充对宝宝的视觉发育、免疫功能、身高增长、造血功能及脑发育意义重大。

  0-3岁是宝宝第一个快速生长发育时期,对维生素A、D营养需求增加,而感染性疾病又会大量消耗体内储存的维生素A,加剧缺乏。专家共识强调,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是我国儿童最主要的缺乏形式,其对儿童健康的损害同样不可忽视,在当前情况下,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和维生素A缺乏的预防更为关键,尤其在儿童早期阶段更应引起重视。所以,你还会继续忽视维生素A的补充吗?

  均衡饮食可以为宝宝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营养,但维生素A和维生素D是个特别的存在。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极低,主要由紫外线照射皮肤而合成。动物肝脏是维生素AD的主要食物来源,而作为解毒、代谢器官,重金属、抗生素、激素等有害物质容易残留其中,所以专家不建议给孩子吃太多动物肝脏;深颜色的蔬果含有一定量维生素A的前体物质——类胡萝卜素,但吸收和转化率都很低,补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可见,单靠食补远不能满足宝宝快速生长发育对维生素A的营养需求。全国最新的大样本调查数据也验证了这个结论,目前,我国6月龄-14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高达47.98%。

  生活中很多宝宝出现生长减慢、反复感染、贫血等症状,其实都与维生素A缺乏有关,妈妈们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忽视维生素A的补充。《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给出的建议是:宝宝出生后及时补充维生素A1500-2000IU/天、维生素D400-800IU/天,持续补充至3周岁。如果妈妈们想避免踩坑,应听从专家建议从宝宝出生起坚持每天一粒伊可新,至少服用至3岁,也可延续至青春期,预防维生素AD缺乏带来的健康风险,为宝宝生命早期健康注入新鲜活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