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营养补充需因“国”制宜 切勿盲目追求海外品牌

  隐患一、语言障碍

  很多进口营养品的包装说明存在“语言障碍”。奶粉、婴幼儿营养品中标注洋气的全英文标识,但并没有注明中文的生产日期、成分、配料表、产品标准代号、贮存条件、生产许可证编号等相关专业信息,因此产品的成分安全有效性不得而知,安全隐患令人十分堪忧。对产品成分含量、用法用量完全不了解的前提下,如果妈妈们仅依靠广告宣传或导购推荐就给宝宝盲目服用,这样的做法显然并不明智。

  隐患二、假货次货难分辨

  为了买到国外的婴幼儿营养品,不少妈妈加入了“海淘大军”的行列。海淘渠道一般分官网直邮和代购两种方式。但邮递路途漫长,很有可能被商家钻空子,售出一些“临期”商品。如若是个人代购风险就更大了,尤其是所谓的“爆款”产品假货泛滥,不仅让消费者真伪难辨,更是埋下了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的安全隐患。

  隐患三、成分和配方不符合中国宝宝营养需要

  受到膳食结构、饮食习惯、经济水平、种族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国家的营养水平都迥然不同,导致各国的营养补充剂配方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适合美国、澳大利亚孩子的营养品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宝宝。

  比如,欧美国家儿童由于维生素A缺乏不具普遍性,更强调为婴幼儿补充维生素D,但是中国宝宝却需要同时补充维生素D和维生素A。这是因为各国维生素A水平存在较大区别,我国儿童维生素A缺乏比较普遍,以边缘性维生素A缺乏为主。但即使是边缘性维生素A缺乏也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造成影响,不但会表现为抵抗力下降,还会影响宝宝的骨骼和牙齿发育,贫血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因此,宝妈们不能盲目相信进口的婴幼儿营养品,而要慧眼识真挑选出优质的国产品牌。在维生素AD产品选择上,小编更推荐口碑第一的伊可新小葫芦,伊可新更符合中国宝宝营养需求,剂量和配比更科学更合理,符合营养学会和国内权威指南的推荐剂量,且去除了鱼肝油的鱼腥味。

  在进口营养品问题频发的今天,妈妈们更应该警醒,不要一味地追求“洋品牌”,而要从中国宝宝自身需求和营养水平出发,选择针对性更强、更加安全有效的婴幼儿营养产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