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视力问题你关注了吗?抓住0-3岁这个黄金时期!

  知觉刺激——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从宝宝9个月开始,家长可以在家里开辟一块专门的爬行区,准备一些益智玩具,让宝宝一边爬一边探索,促进知觉刺激的同时,还有助于宝宝视觉空间感的建立。而传球游戏可以锻炼宝宝追踪快速移动物体,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平时还可以多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通过观察不断移动的物体,宝宝的眼睛会不断调节远近,促进深度知觉的训练。

  思维刺激——促进立体空间感的建立

  随着宝宝探索范围的扩大,他们对远近、前后、左右等立体空间有了更多认识。各种积木及插接式、镶嵌式的3D玩具,或跑跳、攀爬类游戏,能够让宝宝更好地感知高低、上下等空间位置变化,引导视觉从二维向三维转化。小朋友们比较感兴趣的读绘本、讲故事,也是对视觉想象能力一种锻炼。

  后天“营养不良”:补充营养更“护”眼

  宝宝出生后的头三年,是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期。良好有效的视觉刺激,能让宝宝更清晰、精确地感知、接受、加工外界信息,在大脑皮层形成更多的视觉记忆,从而促进大脑开发,提升智力水平。因此,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视力发育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充足的营养则是视力发育的物质基础。如果宝宝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缺少钙、锌、硒、维生素A等对宝宝视力发育有明确益处的“视觉营养素”,会极大地阻碍视觉的正常发育。尤其是在天然食物中含量有限的关键营养,更会成为宝宝营养补充的短板,最典型的就是被称为“护眼卫士”的维生素A。

  维生素A是构成视觉细胞内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不可缺少的原料,如果宝宝缺乏维生素A,视紫红质合成减少,感知光的能力就会下降而导致视觉障碍,严重可引发夜盲症。此外,维生素A还可以维护全身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同样包括眼睛的上皮细胞(如结膜、角膜等部位),如果维生素A摄入不足,泪腺管上皮细胞会出现角化,阻塞泪管,泪液不能正常分泌,眼睛因缺乏泪液润滑而发干,严重可导致干眼病。同时,缺乏维生素A还会导致结膜、角膜上皮细胞发生改变,会使眼抵抗力也会相应下降,眼部感染风险增加(如结膜炎、角膜炎等),进而影响视力。由于维生素A在日常食物中来源有限且宝宝胃容量小,通过日常饮食获取充足的维生素A并不太容易,因此,医生建议从宝宝出生起,每天补充维生素AD,如妈妈们都十分熟悉的伊可新,要至少坚持服用到3岁。

  宝宝的视力发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适量适当地刺激,加上充足的营养,才能健康发育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