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别“溺爱”还是“爱”,十大扭曲孩子性格的溺爱行为

编辑:Kiki

  6.  祈求央告
  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把饭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不能培养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7.  剥夺独立
  为了绝对安全,父母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搂抱着睡,偎依着坐,驮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往往在家里横行霸道,在外胆小如鼠。
  8.  包办代替
  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有同情心、能干、上进的孩子。
  9.  当面袒护
  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有时父母教孩子,爷爷奶奶护着:“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不如他呢!这样的孩子全无是非观念,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孩子性格扭曲,还会造成家庭不睦。
  10.  害怕哭闹
  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性格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
  瑞敏儿童教育资源
  微信号:  amttcc

下载妈妈网APP,获取更多精彩母婴资讯及福利,妈妈的世界只有妈妈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