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环效应是什么?点击左侧链接科普一下:孩子是否有出息,竟跟这5个法则有关!妈妈一定要收好)
所以,只有了解孩子,才能真正发现孩子的进步之处,并夸到“点”上。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晚上写了篇水平一般的作文,然后兴冲冲地拿给父母看。母亲比较了解孩子以往的写作能力,能看出孩子是进步了,所以就鼓励孩子说:“这次作文用了两个成语,有进步!下次再多用一个!”
而爸爸呢,从来不关心孩子的学习进度,拿过作文一看,直撇嘴:“这也叫好?句子不通,字都写不好,干脆撕了重写吧!” 您看,了解孩子的妈妈和不了解孩子的爸爸,差距很明显吧!2两个窍门 1. 关注孩子的努力 既然要“夸努力不夸聪明”,我们总得了解孩子在哪些方面努力了才行。当孩子主动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你看的时候,其中肯定有孩子特别得意的几个点,如果你看出来了,就夸赞孩子在这几个点上的努力;如果你看不出来,不妨鼓励孩子主动给你介绍介绍,然后再做评价。
比如,孩子画了一幅挺丑的画给你,你很想夸孩子,但是除了“真棒”又没别的词了,不妨就对孩子说:“宝宝,告诉妈妈你是怎么创作这幅画的,妈妈可愿意听听了!”之后,孩子肯定会把最得意的地方说出来,比如用了几种颜色、画了好几遍等。这么一来,你就能“有的放矢”了呀! 2. 装无知 很多家长都很忙,不可能全程陪伴孩子每一件事,但是孩子需要你的夸赞,而你根本不知道夸什么好,怎么办?那你就干脆装无知吧!
比如,当你正忙些拖地,而孩子拿着一个纸飞机跑过来向你炫耀、跟你搭讪,你可以假装很惊奇:“哇,好漂亮的纸飞机!你是怎么叠的呀?等妈妈拖完地,你教教我好不好?”类似的“手段”,一来可以把孩子支开一段时间不打扰你,二来不至于打击孩子。
3三项原则
夸细节不夸全部 每一位家长都无比的爱自己的孩子,所以当孩子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时,都真心地替孩子高
兴,忍不住去夸孩子:“真棒!”“真厉害!”“真好!” 但是,这样笼统地夸孩子的弊端在于,孩子虽然很高兴,但不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受到了表扬。一旦孩子习惯了这样的夸奖,就容易变得患得患失,非常害怕他人的指责,经不起小小的挫折。 所以夸孩子时,不妨在“真棒”前面,加上具体的事例:“宝宝能自己吃饭啦,真棒!”“谢谢你帮妈妈摆筷子,妈妈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