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角度可以清晰地看到,分床本身不会伤害孩子。能够伤害孩子的,是这个事件背后,父母的态度、信念都是什么。
如果信任孩子,那么孩子就有能力独立;如果不信任,孩子就很容易是无法脱离襁褓的宝宝。如果父母自己有未解决的问题,那么也容易无法看见“真实的孩子”。相反,我们自己状态好了,孩子自然也能够放心去独立了。
健康的夫妻关系,有利于孩子的独立
特别提醒
如上所言,3岁后分床睡,5岁后分房睡,本身不会伤害孩子。这个年纪的孩子,独立自主的需要以及与妈妈分离的需要,才是当务之急。
父母需要的只是坚定和耐心。耐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并非孩子到了3岁,或者到了5岁,就会有一个按钮,只要父母按下按钮,孩子就可以启动独自睡眠模式。
最常见的场景是:经过好几天的劝说、引导、孩子哭闹和父母坚持的博弈,孩子终于能独自睡觉了,可没过两天,又反悔,非要回到父母的床上。
这时,你要知道,孩子独立的自信心是慢慢建立起来的,有时候他会向前试探地走两步,然后退回来,退到原来熟悉的安全感中。
父母此时需要清晰地告知孩子规则——分床是肯定要分的,同时接纳孩子的情绪,温柔地通过用心陪伴,睡前故事等方式,帮孩子确认安全感,告诉孩子妈妈的爱一直在。
随着成功的次数越来越多,孩子们的自信心和积极自尊被激发,会更乐意维持他们的努力。
相反,若父母只是粗暴地推开孩子,用强制、甚至蔑视性的话强行将孩子与自己分离,只会让孩子更加依恋父母,这些错误的处理方式会消除孩子的信心,使他们迟迟无法独立。
安全感和自信心,让孩子更快适应独自睡觉
《唱反调的小青蛙》
对待爱和大人唱反调的孩子,父母们首先要做的事情不是“镇压”,而是首先要跟孩子尽量取得“一致性”。
这种一致性不是跟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妥协,而是找到双方的认同点,以此为突破口解决问题。
同时,也要给予孩子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表达的机会,使孩子的独立性得到健康发展。
积木育儿
微信号: jingguanyuer
下载妈妈网APP,获取更多精彩母婴资讯及福利,妈妈的世界只有妈妈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