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实验的结果非常特殊:A组中,非常多的孩子通过了考验;B组中,通过考验的人数很少,连A组的一半都远远不到!因为对于B组的孩子来说,研究人员是不值得信任的,即使自己真的坚持到最后,也不一定能拿到奖励的那块棉花糖,还不如尽早把眼前的吃了……
于是,研究者得出新的结论:大人们的诚信,深深影响着孩子的自控力!自控力,又叫“延迟满足”的能力,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指孩子是否愿意为了今后更大的利益而暂时放弃眼前的小利益。自控力强的孩子,能更好地克制自己的欲望、抵抗外界诱惑,从而专心投入到自己的学习、爱好中。 而自控力差的孩子,往往管不住自己的嘴,也管不住自己的心。贪吃、贪玩,写作业三心二意,进入青春期后也容易出现心理上的困扰,抗压能力差,性格急躁缺乏耐心。
我们该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呢?
1、不要过早给孩子下定论,许多妈妈自己在家也进行过“棉花糖实验”,结果自己的孩子还没等测试开始,就已经把棉花糖吃完了,于是妈妈就认定孩子自控力不行,为此十分着急。 其实,自控力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受孩子神经系统发育进程的影响,5岁大约就是一个分水岭:5岁前的孩子,自控力基本都很差,受欲望驱使比较多,看见玩具就吵着要买,看见吃的就去抓;5岁后的孩子,开始有了自控力的雏形,学会了忍耐、等待。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年龄尚小,大可不必苛求孩子有多强的自控力,吃、喝、玩是孩子心中的“头等大事”,在允许的范围内最好尽量满足孩子。
2、增加孩子对你的信任感如果家长平日里总是哄骗孩子、轻诺寡信,会极大影响到孩子自控力的建立。
有些家长总喜欢对孩子说:“好好写作业,写完让你看电视!”但是当孩子真的写完作业开始看电视时,家长又看不顺眼了:“就知道看电视,别人家孩子写完作业还预习一下呢,瞧你那点出息!” 长此以往,只要家长一不在,孩子就会偷看电视,因为家长不讲信用,即便写完作业了也不让看,还不如趁现在先爽一下再说……孩子的自控力,就是这么一点点被不守信用的家长、老师消磨掉的。
所以,你对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兑现,否则一开始就不要轻易许诺。
3、适当放手,好于一味禁止心理学上认为,一件事物对孩子的吸引力,跟这件事物在孩子心中的“稀有度”有关:有些孩子平时玩不到电脑,就会把电脑当成很宝贵、很稀罕的东西,有机会肯定要过一把瘾;有些孩子平日里把电脑当成普通工具用,真要因学习而暂时不用,也比较容易接受。 很多时候,对孩子多一些信任,陪孩子一起去接触了解手机、电脑这些所谓的“儿童禁品”,效果反而比一味禁止好得多!
米歇尔教授的“棉花糖实验”,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爸爸妈妈们完全可以在家里试试。
教子有方
微信号: jiaoziyoufang
以上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邮箱:kf@mama.cn),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下载妈妈网APP,获取更多精彩母婴资讯及福利,妈妈的世界只有妈妈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