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到底该教什么
1、参与意识
饭前让孩子去分发筷子、勺子,饭后让孩子帮忙撤盘子、抹桌子……这些力所能及的小家务孩子完全可以胜任。
通过参与家务,慢慢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让孩子知道:“家庭中的成员就要学会分担,谁都没权利随便要求别人伺候自己!
2、进餐礼仪
一个孩子的家庭教养和人品,往往在餐桌上一览无余。良好的进餐礼仪,对孩子的人际交往以及未来的成长发展都有莫大帮助。一个吃饭护食、满盘子乱翻的孩子,往往比较自私、小气,到哪都招人厌。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把基本的礼貌告诉孩子:主动帮长辈摆碗筷;等长辈入座自己再坐;不许把好吃的菜拉到自己跟前;夹菜的时候不许满盘子乱翻;尝过的东西不能再放回盘子里……
3、吃饭自理
孩子3、4岁的时候,基本就该自己吃饭了,给孩子一把小勺子,然后就不要过多地去干涉他了,吃什么、吃多少,都让孩子自己决定。
当孩子不愿意再吃的时候,就放他一边玩去吧,千万别逼他多吃,或者端个碗在屁股后头跟着喂。因为这样既不容易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不容易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很多青春期过度肥胖的孩子,往往跟此有关。
4、时间观念
做任何事情都有时间限度,一顿饭,坚决不能让孩子无限制地吃下去。一个从小吃饭磨磨蹭蹭的孩子,长大以后也容易遗留磨蹭、拖拉的毛病。
所以,吃饭的时候尽量关掉电视、手机,全家一块专心地吃饭,讲讲开心的事,聊聊学校、公司的见闻,让一顿饭气氛轻松、时间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