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给孩子贴上“偷”的标签
其实,孩子拿别人东西的行为并不需要上升到道德高度,所以家长千万不要把“偷东西”这样错误的判断用在孩子身上。
4、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孩子拿别人东西并不是天塌下来了,需要在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的前提下,帮助孩子改变不良的行为。再严肃再惩罚都只会让孩子学会拿得更隐密,拿别人东西并不是一个重大过错,只要得到大人的许可就可以了,所以对孩子拿别人东西的行为要耐心引导。
5、保护好孩子的自主性
孩子的自主性在他的自主选择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但不少家长怕孩子选择错误,很少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当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时,要及时了解原因,和孩子沟通,让孩子知道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会给别人带来不方便和烦恼,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要求孩子及时归还别人的东西,使孩子养成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好习惯。
下载妈妈网APP,获取更多精彩母婴资讯及福利,妈妈的世界只有妈妈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