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怎么办?
第一阶段:面带羞涩
一开始说谎是面带羞色的否定,是从心理动机出发,长期通过这样的应对方式保护自我,就会进入第二个阶段。
第二阶段:气定神闲
这个阶段进化成为一种新形式:改变认知来为自己辩护。通过对自己的不妥当的行为重新构建的认知,降低原有的道德标准,自己的行为就是可以接受的了。
例如孩子洗手点个铆的事件中,大人过问,他脸都不会红了,解释说:“谁叫你看到我没洗的“。这个时候在他的内心有就了“我洗没洗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你没有发现就行了“的认知构建。
第三阶段:理直气壮
到了这个阶段,就更麻烦了,用对抗的方式来应对,孩子就会将责任归结于制定规则的人,他会理直气壮地说,”你自己那天不也没有洗手就吃饭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