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想做的自己办不到
宝宝有着天生的求知欲,从出生就开始不断地学习。这一过程中宝宝难免会出错,他们也会感到焦虑,挫败,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以哭的形式爆发出来。
Happy想把积木搭高,然而,搭着搭着积木总是倒塌,终于Happy有些生气地大哭:“我搭不高”。
请别压抑孩子的天性
1、别给孩子的情绪贴标签
孩子的自我意识、自我的概念尚在建立阶段,当孩子被贴上一种标签时,会潜移默化地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一致。
孩子也有种种不良情绪,如任性、愤怒、不友好等,也有按自己的意愿表达情绪的权利,所以,不要给孩子贴上敏感、好哭的标签。
2、理解孩子的情绪
Happy对自己始终无法搭高积木感到非常的沮丧,对于这类情况,有效方法就是摆出允许孩子哭、理解孩子心情的姿态 ,给孩子一个和情绪相处的时间,允许他体验自己的情绪,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想法。
我会等Happy心情平复后,问他:“Happy想要搭的积木是什么样子的呢?妈妈陪着你一起搭”,Happy还小,无法描述他想要的,那我就尊重他,陪着他,不用自己的意志去帮他搭积木,因为孩子心中一定有他想要的样子。
3、给孩子释放情绪的空间
适当的情绪发泄是有效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手段之一。哭是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在他不开心的时候,允许他哭泣,有助于发泄内心的消极情绪。
Happy爸约了朋友,Happy拉着他大哭不让他离开,我会抱起Happy说,“你好伤心,爸爸要出门,你舍不得。我们和爸爸说拜拜,等会爸爸就回来了。”关上门的那个瞬间,Happy还是会哭,但他的情绪得到了认可也得到了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