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治久安的根源所在,妈妈做到位了吗?
1、小小营养素,选择大学问
婴幼儿的肠胃敏感娇嫩,抵抗力相对成人较低,如果吃了不新鲜的食物,很容易引起肠胃疾病,出现胃胀、呕吐、腹泻等症状。儿科医生提醒家长们,很多宝宝腹泻是由缺乏营养素引起的,如维生素A和锌。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的完整性,保证消化道粘膜抵御病菌的能力。此外,维生素A和维生素D还有助于人体巨噬细胞、T细胞和抗体的产生,增强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医学研究发现,维生素A摄入不足可导致腹泻发生率提高3倍,而腹泻的孩子又往往存在营养素大量丢失,导致维生素A水平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维生素A的每日摄入可一定程度降低婴幼儿腹泻发生率,这就是医生建议从宝宝出生15天起补充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且坚持到3岁的原因之一,可以为宝宝的娇嫩肠胃树立一道坚实的保护墙。
另外,适当地补充益生菌可以维持肠道内“菌”队的平衡,提升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益生菌能利用宝宝体内的食物消化残渣,直接或间接产生维生素、氨基酸、短链脂肪酸等多种营养物质,对宝宝的骨骼成长和心脏健康有重要作用;还可以通过代谢产生有机酸,帮助提高宝宝钙、磷、铁的利用率,还能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和利用,并且能够调节肠道菌群,让宝宝的肠道更快蠕动,避免造成食物“积压”。
2、保卫肠道健康,妈妈有“益”识
①母乳喂养:母乳可以满足宝宝对营养的需求,更有助于宝宝消化能力的发育。母乳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可抵消大肠杆菌所分泌的肠毒素,保护宝宝的肠道不受侵害。
②少吃生冷:生冷食物会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血管收缩,胃肠道分泌紊乱,继而诱发“冷食性胃肠炎”,宝宝因此会出现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引起肠套叠,导致肠梗阻甚至危及生命。
③注意保暖:宝宝腹壁脂肪薄,胃肠道调节功能不成熟,易受外界寒冷影响,出现肠胃蠕动障碍,如胃肠蠕动减慢导致腹胀、胃肠蠕动加快导致腹泻、胃肠痉挛导致腹痛等。
④重视细菌:如果周围环境太干净,让宝宝没有接触细菌的机会,肠道就无法接触数量和种类足够丰富的细菌,会影响肠道的发育和免疫系统功能的发展。所以,宝宝适量接触细菌进入到肠道后,其免疫功能才会更加强大。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一定要保护好宝宝的肠胃,吃好、喝好、睡好、抵抗力好的宝宝才能够健康快乐的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