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入睡方式
①、悠着睡or抱着睡。
“若水du”提问:我家儿子一岁俩个月了从来没自己睡过,必须悠蒙了才睡~困死也不自己睡~!啥时候是个头啊我家也是母乳
“王荣辉”回答:孩子的睡眠能力没有发展起来,妈妈之前没有认识到哄睡只是阶段性的,宝宝4-9个月期间要逐渐进入自己哄睡阶段,最迟12个月宝宝应该可以自己入睡。而且您之前的哄睡方式也是不对,不应该抱着哄、摇着哄、用奶哄。
②、奶睡。
“林沈玉”提问:我儿子也必须奶睡。怎么都戒不掉。还有就是夜奶,需要戒掉吗?不管我的奶水够不够,睡前吃的多饱,夜里总要喝两三遍,其实每次也就吸那么几口
“王荣辉”回答:奶睡和夜奶都应该戒掉,根据你的描述宝宝晚上醒来时有其他需求,拟应该弄清楚他的需求,然后用合适的方式满足。如果是安抚需求应用抚触或其他方式,而不应用奶。错误的方式一段时间就会形成依赖,也许他现在醒来是一种依赖了。
③、闹觉。
“马欧阳”提问:宝宝五十天了一到晚上就哭闹怎么回事啊!
"王荣辉“回答:哭得时候眼睛紧闭吗?揉眼睛吗?身体挣扎吗?不同原因导致的哭闹宝宝会有不同的表现,需要妈妈仔细观察。这个月龄比较多的可能性是宝宝对黄昏或黑暗的不适应,需要加强对光线变化和空间变化的适应能力
三、影响宝宝白天睡眠的因素
1、环境:
每个宝宝对日间小睡的环境与地点的接受程度都不一样,有的宝宝适应性较好,可以在任何地方睡,而有的宝宝对睡眠的环境与地点非常挑剔,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入睡。一些新生儿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适应与妈妈的子宫完全不同的家居环境。
解决方案:
尽可能的固定宝宝白天睡眠的地点,不一定要在卧室,但固定的小睡地点可以让宝宝更放松和容易入睡。
2、感官刺激不足:
任何月龄的宝宝都需要合适的感官刺激,这些感官刺激通常包括光线、声音、触觉和空间等等。0-3个月的宝宝由于受到莫罗反射的影响,一点的声音或光线都足以使宝宝从睡眠中惊醒。而有些宝宝在3个月后由于莫罗反射未被很好的抑制,或者感官刺激过少而对声音及光线依然敏感,在睡眠时窗外的光线与外面的声音都足以使他们睡不安宁。那些感官发育滞后或莫罗反射没有抑制的婴儿,出现睡眠问题的可能性大幅提高。
解决方案:
从婴儿出生到3个月,循序渐进的帮助他们适应与子宫完全不同的环境。白天的睡眠环境应比夜晚要多一些声音和光线,在宝宝两次小睡之间可以把宝宝带到户外去待一小会儿,适量的感官刺激对于提升婴儿的睡眠能力和增加睡眠需求非常重要。
3、运动不足:
婴儿从出生开始,就需要运动。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不仅能增加婴儿的睡眠需求,也能促进他们睡眠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睡眠能力可以帮助他们自己入睡和自行克服睡眠过程的干扰。
解决方案:
根据婴儿所处的发育阶段,每天进行适量的科学运动。但一定要记住,运动量并非越大越好,那些宝宝累坏了就会睡觉的说法是极不科学的,过累的婴儿反而更加难以入睡。
4、哄睡时间不当:
白天睡眠有别于晚上睡眠的最大之处在于夜间睡眠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会变得越来越困,即使家长不干预,最终宝宝也能进入睡眠状态。而在白天,睡意来袭后,并不会越来越浓,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慢慢消退,直至完全清醒。
解决方案:
注意宝宝犯困的迹象与睡眠的时间,当宝宝出现犯困迹象时应及时哄睡,避免宝宝出现过度疲劳而哭闹,甚至哭闹过久后睡意全无的情况。
5、太无聊:
家长如果没有适当的为宝宝安排活动,有的宝宝就会出现经常昏昏欲睡的情况,但每次的睡眠时间不长。
解决方案:
适当的为宝宝安排适合其月龄的活动,包括户外活动、运动锻炼等,这将有利于宝宝有足够的运动量,使其容易培养睡意。关于如何科学的为宝宝安排适合的活动,《宝宝安睡技巧》中将有一节课是专门讲宝宝的发展及适合其的活动。
6、过度喂养:
过于频繁的进食可能导致婴儿过饱而产生睡意,但因为他们实际上并不需要睡眠,所以小睡一会就会醒来。对于一些6周以内的婴儿,由于本来醒着的时间就不多,再占用这些时间过度进食,可能导致婴儿几乎没有任何其他活动。而这种情况会影响他们睡眠能力的发展,以至于在婴儿2-3个月后更容易出现睡眠问题。
解决方案:
婴儿出生后,妈妈应使用详细的作息监控记录来帮助自己尽快地掌握婴儿的作息规律、表达方式、食量等。如果喂养方式得当,一般婴儿6周时就可以建立起规律的生物钟。新生儿更应该采取按需喂养的方式,但慢慢的看护人应该根据婴儿的作息规律转换到规律喂养,并且有能力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有效区分婴儿的进食需求、吮吸需求、安抚需求等。
7、日间睡眠过多:
宝宝在白天睡太多,在几次小睡之间的清醒阶段就会受到影响,清醒时间过短导致接下来的日间小睡无法持久,而日间睡眠无法持久又会反过来导致清醒时间过短。最终,宝宝的日间睡眠变得异常短暂、频繁、不连贯。
解决方案:
日间睡眠时间点与睡眠长度不适宜所引起的问题,可以通过减少日间睡眠次数、调整睡眠时间点、合理控制睡眠长度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