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二:春联拼“图”】
春联起源于一种叫“桃符”的东西。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人们过年时会在大门两旁悬挂长方形的桃木板(古代称为“桃符”),可以驱邪避鬼,保佑全家平安。后来,“桃符”演变成了在门上贴春联,这个习俗从五百多年前的明朝开始盛行,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过年时用春联来增添节日的气氛。
游戏准备:(这个游戏适合4-7岁的孩子)买一些简单的春联,并教孩子念春联上的字,向他解释春联的意思。
游戏玩法:
·等孩子念会了春联,看熟了春联上的字,爸爸妈妈把春联上的每一个字分别剪成小块的小卡片。
·爸爸妈妈把小卡片混在一起,让孩子自己动手“拼”春联。对大点宝宝可以给他们限定时间,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拼完所有春联就为胜,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
【游戏三:我在家里放“鞭炮”】
北宋诗人王安石在他的《元日》诗中描写了过年热闹的景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大年三十晚上12点整,门外的鞭炮声一定是一年中最响、最热闹的吧!
游戏准备:(这个游戏适合3-5岁的孩子)放鞭炮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小孩子,所以这个游戏所用到的鞭炮是假鞭炮。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10个假的鞭炮(可以在卷筒纸的纸芯外层用彩笔画各种图案),每个“鞭炮”上端别一个回形针;一根小竹竿;一支记号笔。
游戏玩法:
·把“鞭炮”放在地上,让孩子数一数有几个。
·用记号笔分别在鞭炮上写上1-10的数字。
·爸爸(或妈妈)点鞭炮(用小竹竿去碰回形针),孩子马上回答大人放的是几号“鞭炮”。如果答对了,爸爸(或妈妈)嘴里说:“砰、啪!”答错了,“鞭炮”就不发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