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敏俊都不懂的幼儿跌伤处理大法!

编辑:小琪 | 出处: 妈妈网

  四肢跌伤处理步骤

  第一步、擦损表皮处理。如果宝宝跌倒后一般情况良好,只是表皮擦破的话,可以先用干净的湿布或流水清洗伤口,减少感染的几率。然后再在受伤的地方涂“碘伏”或“安尔碘”进行皮肤消毒。数日之后,会形成血痂,这时就要注意不让孩子用手去抠,应等待结痂自行脱落。若孩子诉说伤口痛或家长看到伤口周围有些红肿,提示有感染的可能,就请带孩子带医院让医生帮忙处理一下伤口,再吃一些消炎药是必要的。

  第二步、皮下血肿处理。当跌伤伤及表皮以下毛细血管和静脉,导致局部青紫肿胀的时候,可用冰袋冰敷进行局部止血止痛。跌伤后切忌热敷,热敷有可能会引起局部组织温度上升,从而加快血流速度,让青紫肿胀更加严重。热敷需48小时以后进行。另外许多父母习惯搓揉孩子的伤处,以为能减轻孩子伤痛。其实,这种做法也是不正确的。局部搓揉也会增加出血量,使青紫加重。如表皮擦破时,可用干净毛巾擦干净伤口及周围,然后涂上络合碘或龙胆紫,待日后血痂形成而让其自行脱落。


四肢跌伤怎么办

  第三部、骨折脱位处理。若孩子跌伤严重,出现明显骨头移位,伴有剧烈的疼痛,肢体活动困难等,都有可能是出现骨折或脱位的情况。骨折有两种: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未出现破损是闭合性骨折,断裂的骨头在皮肤组织内部。开放性骨折能从皮肤破裂处见到被折断的骨头。对开放性骨折,采取有效方法止血。凡是开放性骨折,由于骨折处周围组织血管破损,血液会从伤口向外流出,对此应立即止血。可先用指压止血法,压住伤口血管的上端,用干净的纱布、绷带等包扎伤口,不便包扎的伤口可扎止血带止血。

  止血后,可在现场寻找木块、砖头等物固定骨折部位,保护骨折周围组织。具体做法是:利用木板等坚硬物夹住骨折处,并将骨折处的上下两关节都固定住。家长在做出必要的处理后,应马上将患儿送往医院。但在途中要尽量注意幼儿的保暖,并且不要让患儿自己走动,减少对伤处的碰撞,从而减少患儿的痛苦。

  躯干损伤

  一般来说除非高空坠下,躯干很少会出现跌伤的情况。如果婴儿在床铺坠下,就有可能伤及躯干或内脏,如伤及胸、腹、腰时要检查局部有无膨隆,如宝宝诉肚子痛或小便带血,则很可能伤及了内脏器官,需立即送往医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