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游戏和日常生活,激发起孩子的学习欲望,如让孩子按桌给小朋友分碗、分筷子、发糖、玩旅行棋、背数字游戏等,让他在游戏中对点数、认数感兴趣。同时,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家长、教师及时予以鼓励、表扬,尊重幼儿的自尊心,培养他的自信心,为他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后,这孩子的数数、认数能力已有了明显提高。
可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个复杂的过程,它既不是自然成熟的过程,也不是单纯依靠外界条件的作用,而是幼儿机体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教育必须要考虑幼儿本身的特点,教育条件和环境应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这样才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教师及时予以鼓励、表扬,尊重幼儿的自尊心
幼儿教师及家长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幼儿教育必须多样化、游戏化。要为幼儿安排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要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外界刺激,让他们广泛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让他们多看、多听、多说、多做,使神经细胞处于积极活动之中。对动作慢的幼儿,可采用比赛(穿衣、穿鞋、叠被等)方法,这样幼儿既感兴趣又容易接受大人的合理要求,达到了锻炼目的。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多为幼儿创造动手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洗手、穿衣、吃饭、整理玩具、叠衣服、洗手绢等。这些活动对促进智能发育和训练动作的敏捷性有好处。但切莫操之过急,因为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