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总是尿床,拿来当笑话
8岁的钟钟晚上尿床了,第二天妈妈当着爷爷奶奶的面笑话钟钟,“这个月你都尿了8次了,总不能尿到娶媳妇的年龄吧!”家里人都笑个不停,钟钟羞得就想找个地缝钻进去。钟钟于是一整天都很不开心,连小朋友喊他出去玩,他都不去。钟钟想,我愿意尿床吗?可我为什么尿尿时就醒不了呢?于是,强强的心理压力增大。
如果孩子尿床了,家长应该理解
通常,经常尿床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心、处世能力差、焦虑、恐惧集体生活,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成年后难以与他人沟通、偏执、具有暴力倾向等。孩子尿了床,父母把孩子尿床的事当成笑谈,尤其是在很多人面前谈论,不注意对孩子隐私起码的尊重,不仅影响到孩子的性格,严重的还会导致孩子出现逆反心理和自闭现象。
所以如果孩子尿床了,家长应该理解,以爱心去对待而不是到处宣扬。家长还可以用控制孩子睡前饮水量、夜间勤于叫醒孩子等矫正手段帮助孩子。
5、被玩伴欺负,告诫以后别跟他玩
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会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有些妈妈会在宝宝被欺负时,以激烈的方式去责骂对方的小孩,或者告诫自己的宝宝以后不要跟他玩。以暴制暴或者用不理睬的冷暴力都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最重要的是要在安抚自己宝宝的同时,也要为自己的孩子“出头”,让他觉得自己并不孤立。
教孩子学会应对技巧
当孩子被欺负时,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迅速、主动准确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告诉对方“不许打我”、“不要推我”等;如果不奏效,再“威胁”说要去告诉老师;还不行的话,孩子可以真的去告诉老师;如果还达不到效果,家长再去找对方家长或老师沟通。
专家提醒家长,当孩子被欺负时,家长要保持理智,不要一听说孩子被打了,就大发雷霆,立马找学校找老师,甚至自己去找学生及其家长谈话,而应该尽量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解决问题。因为,“让孩子学会自己主动处理”才是治本的办法,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