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hoice 给予孩子选择的机会
宝宝2岁左右开始有自我发展的需要,他们开始有了独立的思想意识,试图了解周围的环境,建立自己的好恶观念,表达个人的需求。另外,他们也希望通过让他自己来做某些事情,向大人展示自己已具备的能力,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能力已经很强了。
在这个时期,如果对孩子反复限制和干涉,可能使孩子变得唯命是从,成为一个没有主见、唯唯诺诺的人。反之,如果家长明明知道孩子的做法是错的,还一味迁就,这又无疑就是在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宝宝2岁左右开始有自我发展的需要
小编建议,家长拿捏好管教孩子的“度”,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但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依着他。妈妈可以给孩子提供2—3个选择,让他尝试自己做主。比如,让宝宝自己决定今天穿白色衣服还是红色衣服,这既给了宝宝当家作主的感觉,又避免了宝宝随心所欲地做决定。
5、Consistency 保持连贯性
保持教育的连贯性除了是要家长在遵循的原则上要保持前后一致,还要求爸爸和妈妈对待孩子的态度表现一致。
比如,妈妈心情好时,允许宝宝在饭前吃糖果;心情不好时,不但不让吃,而且还责骂宝宝的这种行为。家长的教育方式随意为之,让孩子难以找到可以遵循的原则,因此家长不要随意打破为孩子建立的生活规则。
另外,妈妈不准孩子放学后到处跑,孩子却说是经过爸爸允许批准的。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孩子是最喜欢去钻空子,找到父母教育的漏洞了。孩子很喜欢将有利于自己的意见作为挡箭牌,爸爸教育他,他说是妈妈已经同意了;妈妈质问他,他又说这是爸爸批准的。
父母双方态度的不一致,除了让孩子有机可乘,其实也不利于孩子良好行为的塑造。
因此,父母双方在给孩子订立教育原则之前,一定要充分地沟通协商好,在原则态度上要保持一致性。这样也就不至于让孩子不知道听谁说的话,同时父母双方的威信也能够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