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鼻子损害孩子鼻粘膜
小宝宝的鼻腔粘膜娇嫩,给宝宝捏鼻梁的时候若用力不当,反而容易损害孩子的鼻黏膜。小儿的鼻腔比成人短,没有鼻毛,后鼻道狭窄,鼻梁骨是软骨组织,鼻腔黏膜娇嫩、血管丰富。经常捏小儿的鼻子,会影响孩子的呼吸。特别是用力过大或用力不当时,极可能损伤鼻黏膜、血管,导致炎性反应。此外还会降低鼻腔防御功能,容易受细菌、病毒侵犯而得病。所以,孩子的鼻子是不能随便乱捏的。
捏鼻子易引起中耳炎
鼻子不仅是机体与外界相通的“门户”,也是小宝宝呼吸的主要通道。它不仅可以润湿及过滤吸进的空气,还能阻挡细菌入侵。婴儿的耳咽管较粗、短、直,位置比成人低,乱捏鼻子会使鼻腔中的分泌物、细菌通过耳咽径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捏鼻子容易引起中耳炎
捏鼻子灌药可行吗?
宝宝生病了要吃药,这也是经常发生的事。但是有些药味苦、药味重,宝宝不愿意吃,怎么强迫也无济于事,让很多家长很发愁。有些家长在百般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会采取捏着宝宝的鼻子把药灌下去的方法。这种喂药方法弊端甚多,是不可取的,应该纠正。
捏鼻子灌药除了会伤害鼻子的黏膜、血管之外,还有更多弊端。捏着宝宝的鼻子灌药容易引起宝宝呛咳和气喘,严重时甚至导致窒息。
人的气管起始处有一块"会厌软骨",吞咽食物时,咽喉部的会厌软骨会自动关闭,以防止食物进入气管和肺部,不致呛着。捏住宝宝的鼻子灌药,由于宝宝会哭闹挣扎,不但会将药物吐出来,还容易引起会厌软骨自动关闭的功能失调,会迫使其用口腔代替鼻腔呼吸,将药物灌进去后,幼儿往往来不及及时吞咽,弄不好药物会随着吸入的气体进入气管。
药物一旦进入气管,轻则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阵发性呛咳和气喘;重则可能阻塞气管,造成小儿窒息,如不及时抢救,就会直接威胁孩子的生命。此外,药物对气管黏膜的反复刺激还可能引起感染,使孩子出现发热、多痰等症状,不利于小儿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