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 纠正宝宝说话不利索4误区

编辑:静渝

  3、催促

  孩子说话总是断断续续,想要表达的东西说不出来,搞到家长心里很是焦急。因此会不自觉地催促孩子说快一点,有时候甚至会严厉批评、大声训斥孩子“再大声说一遍!说清楚一点!”家长这样急于纠正往往很容易会适得其反。

  孩子有话说不出来,他们自己也是很焦急委屈,如果家长不理解孩子再对孩子一顿责骂,肯定会让孩子更害怕,孩子的口吃可能会更严重呢!因此,家长任何加重孩子紧张心理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哪怕是无意识地要求孩子也是错误的。

  建议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关注点放在孩子“话说得怎么样”上,而是要鼓励其敢于张口,且不要着急,慢慢说出自己的想法,家长鼓励孩子在讲话时放慢速度,随心所欲地讲。

  另外,家长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也不能急躁,必要时家长可以用一句完整的话重复孩子表达的意思,这样做既表示理解,也是在教给孩子怎样正确的表达。千万不要让孩子像改错似地自己重复,这样会造成孩子在张口时内心紧张而加重口吃。

过多使用短句交流

  4、过多使用短句交流

  孩子说话断断续续,难以表达清楚,家长便让孩子用短句交流,这样似乎能够改善孩子说话口吃的现象。但这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孩子过多地使用短句交流,一旦形成习惯以后就很难改变。而且人的思维是连贯性的,因而人们在说话表达的时候也是逻辑、连贯的。孩子思维与语言表达的能力是相互促进发展的,短句交流不利于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还会对孩子的思维发展造成影响。

  因而让孩子好好说话,就要从小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即便让孩子放慢速度说话,也不要鼓励孩子用短句表达,甚至用简单的词汇表达就算了。当孩子表达不完整时,成人可以补充有关词句,教孩子复述。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在看故事书的时候朗读出来,或者通过游戏来让孩子说完整的话。

  比如妈妈和孩子玩“奇妙的口袋”游戏。在口袋中装进若干玩具,妈妈与孩子轮流摸,每摸到一样玩具必须说:“我摸到了XX,我们可以干什么。”例如摸到皮球就说:“我摸到一只皮球,我们可以拍皮球。”这种游戏能培养孩子说完整的短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