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荨麻疹有两种类型
小儿荨麻疹分成两种类型: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其中以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困难度比较大。小儿急性荨麻疹发病十分突然,可在一瞬间内皮肤异常刺痒,随着痒感和搔抓迅速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红色、苍白色的风疹块;有的为环 状,也可互相融合成大片,约 10分钟到几小时内很快消退,不留任何痕迹。若是小儿荨麻疹持续复发超过六周则成为慢性荨麻疹,致病原因则不一定和食物有关,其他很多因素都可能引起小儿慢性荨麻疹。如温度变 化、物理变化 (如搔抓 )、灰尘、花粉、丝袜等对局部皮肤产生的刺激、情绪引起血管紧张等等。像有人碰到冷水会过敏,有人碰到热水会过敏,都可能引起小 儿慢性荨麻疹。也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可能根本找不到明显的治病原因。
当宝宝出现荨麻疹的症状后,妈妈要做的是尝试寻找其原因。它的原因很多,可能是机体对鱼、虾、蛋、奶等食物过敏;也可能是青霉素、磺胺药、预防注射疫苗引起的**反应;还可能并发于细菌、病毒感染以及对花粉、灰尘、羽毛及被昆虫叮咬过敏;还有的荨麻疹有家族性,属于遗传性过敏体质。家长应在医生指导下耐心地查找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停服、停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和食物;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非那根、苯海拉明等);外用炉甘石洗剂或0.5%石炭酸酒精止痒,以防婴儿搔抓皮肤,因抓破而继发感染时可涂抗生素软膏。
父母应避免敏感性食物、药物对婴儿的刺激,只要注意卫生,避免出现虫咬,治疗各种内脏疾病,大多数荨麻疹是可以预防的。
急性荨麻疹发生后,医生一般会采用扑尔敏进行治疗。对嗜睡作用敏感的孩子和学习要求高度集中精力者可选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孩子瘙痒明显时可外涂炉甘石洗剂,以防患儿搔抓皮肤。 维生素 C及钙剂可降低血管通透性,与抗组胺药有协同作用,可口服或静脉注射;某些患者联合应用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等有较好疗效;对伴腹痛者可给予普鲁本辛口服或654-2、阿托品肌注;病情严重者加用糖皮质激素;合并感染者应及时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