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有创造力的孩子喜欢把自己的许多想法付诸实践。喜欢探究性地拆装东西,用实验检验自己的想法。比如拆开玩具按自己的意愿重新组装;把面粉加上颜料当成橡皮泥等等。这也常常让成人觉得他们是在捣乱,孩子们也常会因为拆坏了玩具、家里的物品,或者把屋子弄得一团糟而收到惩罚。所以,提醒父母们注意,只要孩子不是因为发泄情绪而毁坏东西,就先别忙着批评和惩罚,弄清楚背后的原因,才不会让孩子受委屈。
10、有时候,孩子的创造力在绘画时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绘画。孩子的绘画技术不一定好,却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他会把很多看似不相关的东西画在一起,或者画出来的内容看似很荒唐,比如把小兔子画成绿色的,让汽车长上翅膀。这些都不是孩子随意乱画的,这反映了孩子的想法和内心世界。所以我们不能用画得对与不对,好与不好来评价孩子的画作,因为成人的思想已经被固化了,我们不能再用这种被固化的思想再去框住孩子,框住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保护孩子的创造力
保护孩子的创造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对于孩子来说,原先不会的现在会了,就是一种创造;别人没有想到的而孩子想到了,就是一种创造;在原先的基础上做得更好了,就是一种创造。
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的追究问题罢了。”
父母如果能及时发现和保护孩子最原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能使孩子的创造性得以持续和发展,让他一生都能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创造性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创造性的孩子不为外界环境因素所限制,能坚持按照自己的想法,运用更有效的方法取得成就。而如果父母不给孩子展现自己的机会,这种可贵的创新精神就会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中。孩子失去了创造的机会、条件和信心,最终会成为平庸、缺乏独立见解的人。
孩子天生就具有创造性,他的行为和做事方式是与众不同的,他的创造力应该得到鼓励和保护。所以,我们需要为孩子的奇思妙想进行一场保卫战,捍卫孩子的创造力,让他成为快乐的创造者和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