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妈:儿子对地上的缝隙、小洞特感兴趣
浩浩现在快两岁了,前两天太他去江边散步,他居然蹲在地上把江边的木头栈道研究了半天:先是发现木板和木板之间有个小缝隙,然后试着用小手去抠,不让他抠,他就抓起旁边一片树叶要塞进去,尝试了半天,树叶掉下去了,结果把他给兴奋坏了。然后现在一看到地上、墙上甚至家具上有缝隙或是小洞,他都想去弄一弄。感觉很无语,不过后来查了资料才发现,原来儿子的这种行为属于对细微事物敏感,原来这也是一种敏感期啊!长知识了!
宝宝喜欢细微的东西
宝宝来解答:这些细小的东西真有意思
我从出生开始就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怀抱,后来渐渐地,我掌握了爬和走的技能,可是这些技能对我来说还是有难度的,于是我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如何爬、如何走上面。当有一天,我发现我可以很自在地走路时,我就有很多精力去看看别的东西啦!哈哈,这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新奇的东西有那么多:
麻麻,你快看,小蚂蚁这是在干什么呀?麻麻你快来,这个小石头上有小黑点,为什么那个却没有?突然有一天,我就开始发现原来我所能看到的不止爸爸妈妈还有庞大的汽车、房子,原来还有那么多有趣的小东西是我原来没有注意到的呢!
当我发现这些细小的东西这么有意思时,我就好像发现了一个“大世界”,我会看到地上有小石子儿,小石子旁边有一只小蚂蚁,哈哈!太有意思了。
关注细微事物 让宝宝的精细动作得到发展
视角:对细微事物敏感是观察力发展的开端
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所有的能力都是逐步在发展的。当宝宝还在爸爸妈妈怀抱里的时候,他的全部注意力都是围绕着爸爸妈妈的。等宝宝再大一点,他就会对色彩鲜艳或是能发出各种声音的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当宝宝的能力再发展一些的时候,就到了对细微事物敏感的时期,一般来说,细微事物敏感期会在1岁半~2岁出现,一直持续到4岁左右。
在这一阶段,宝宝已经不需要对走路等技能投入太多的专注力,于是,他就有更多的精力去探索世界,也就有更多的精力去注意自己曾经无法注意到的细节。换句话说,对小石子、小纽扣甚至小小的孔洞、缝隙感兴趣,正是宝宝观察能力发展的结果。妈妈们不仅不需要发愁,反而应该感到欣喜。
另外,这个阶段的宝宝精细动作的掌握也趋于完善,抓、捏细小东西本身,就是在发展他们小手的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而这就给以后发展他们的精细动作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