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三大误区 损害孩子健康于无形!

编辑:静渝

  穿多穿少,又是孩子的大事。

  “宁多勿少”、“千万别受凉”似乎是预防感冒的传统观念。殊不知,这个“多”成了婴儿急诊的常见原因。冬天里给孩子盖得严严实实的,不慎遮住孩子的口、鼻,孩子无力解决引起窒息,这在北方时有发生;被子已够厚,还加个热水袋,由于婴儿的体温调节能力差,引起高热抽搐的有之,出汗过多虚脱的有之,因出汗引致的脱水严重者还可引起大脑不可逆的损害。

宝宝不宜穿得过多

  在冬天给孩子穿七八件衣服已司空见惯,稍大的幼儿,家长往往会发现,给他穿得很多的时候,孩子的背是热而出汗的,但手足是冷的,穿得越多孩子的手足越冷。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人的体温保持靠产热和散热的平衡,肌肉的活动是产热的重要来源,穿衣起到减少散热作用。孩子衣服穿多了,但是被衣服裹得严严实实的孩子活动却少了,尤其是窄而厚的衣服会明显限制孩子的活动,甚至有碍体表血流通畅。活动少了产热必然减少,血循环也慢了,而衣服本身并不能使产热增加,暴露在空气中的手脚必然是冷的。另一方面,躯干部分保暖过度,不能散热,正常皮肤散发的水分也不能挥发,因而背部就是温的。这样,孩子的背老是“浸”在“水”中,就会增加感冒的机会。结果,“保暖”不但未能预防“受凉”,反而引起了“加衣——感冒”的恶性循环。

  但是,穿多少为合适呢?幼儿一般比正常健康成人多一件相当于毛衣厚度的衣服就够了,而需提醒的是要注意腿部和足部的保暖。南方人,尤其是广东人,给孩子上身穿很多衣服,而下面只穿两条薄薄的单裤,这种上下不平衡的穿衣方式也是不合理的。另外,鞋和袜要松软,若穿太紧的鞋袜,有碍足部循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