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怀孕之后变“丑”是什么造成的?

编辑:wuyubing | 出处: 新浪网

  糖皮质激素VS妊娠纹

  妊娠期,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增多,使皮肤弹力纤维蛋白易于分解、变性。并且随着妊娠子宫的逐渐增大,腹壁皮肤张力加大,导致皮肤弹力纤维断裂,透出皮下血管的颜色,形成妊娠纹(即外观上呈现的多量紫色或淡红色不规则的条纹状萎缩斑,见于初产妇)。妊娠纹一般发生在孕中晚期,局部可伴轻微疼痒感。妊娠纹属于孕期的一种生理变化,对人体健康并无影响,却在一定程度上有损孕妇的外观美感。


怀孕之后变“丑”是什么造成的?

  孕期支招:

  1.孕前:妊娠纹的预防——未雨缪,事半功倍

  ①坚持锻炼身体,从打算要宝宝那天起,每天定额做仰卧起坐、俯卧撑等运动,有助于增加皮肤弹力纤维韧性。

  ②坚持用冷水擦浴,以增强皮肤弹性,使皮肤在承受压力时不易破裂。

  ③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

  2.孕期:避免和减轻妊娠纹——运筹帷幄,还原美丽。

  ①孕期合理饮食,保持正常的体重增加。营养摄入以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需要即可,营养过多,宝宝长得太快,易使孕母腹部弹性纤维断裂,产生妊娠纹。孕期体重增加数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孕第四个月起,体重可增加4~5千克;孕第七个月起,可增加约5千克;每周体重增加约0.35千克,最多不应超过0.5千克;整个孕期体重增加不应超过12.5千克。

  ②从怀孕开始,沐浴后在易发生妊娠纹的部位涂上保护油脂;沐浴时,坚持用冷热水交替冲洗相应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③使用专业抗妊娠纹乳液。从怀孕初期到产后一个月,每天早晚取适量抗妊娠纹乳液涂于腹部、髋部、大腿根部和乳房等部位,并用手做圆形按摩,使皮肤完全吸收乳液,以减少皮肤张力,增加皮肤表层和真皮层弹性,使皮肤变得更加舒展。

  雄激素VS痤疮

  痤疮又叫粉刺,多见于15~30岁的年轻人,由于妊娠期的特殊生理变化(例如,孕妇雄激素分泌增加,皮脂增多;孕妇免疫力下降,容易并发感染;部分孕妇情绪不稳定,摄入过多动物性食品,刺激皮脂分泌等),可能加重痤疮的发生和发展,故痤疮也常见于孕妇。

  孕期支招:

  1.油性皮肤者,每天至少用中性肥皂洗脸三次,以减少面部的油脂积蓄,其中硫磺肥皂最好,普通肥皂也行,香皂及酸性肥皂则不太适宜。

  2.千万不要用手挤压粉刺,否则可能造成毛囊口扩大,皮肤粗糙。

  3.为减少对面部的刺激,洗头时,尽量使用中性发液,洗净后应避免湿发覆盖在脸上。

  4.注意饮食,多吃蔬果,少吃油脂。糖类、吸烟、饮酒易诱发粉刺的形成,应加以节制。

  此外,孕期水肿在孕妇中也很常见。一般来说,小腿、踝部的水肿,如果经过一夜的睡眠,清晨水肿能够消失的,就不必过于担心。若休息之后,水肿仍不见消失,甚至发展到大腿、腹壁、外阴或者全身,那就必须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及时诊治。

  静脉曲张是孕妇另一常见的皮肤外观变化。它一般发生在妊娠晚期,由于妊娠子宫压迫腹腔,下肢及盆腔静脉回流受阻,在下肢、会阴等部位,可以看到弯曲、凸起的静脉血管,有时呈蚯蚓状。病变局部可有酸胀和疼痛感,常合并下肢浮肿。出现静脉曲张时,孕妇应适当减轻工作,避免长时间站立,睡眠时,可将下肢抬高,或穿弹力袜及使用弹力绷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