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胎儿长到7个月时,听到的许多声音已能牢牢记忆在脑海里,并对其一生产生微妙的影响。研究者通过试验证实,此时如对胎儿唱一首歌,其出生后就可能对这首歌十分敏感,一般可能不学自会,或稍稍教一下便能掌握这首歌的要领。不过,如果双亲都是摇滚乐迷,那么可千万别让BB此时“共享”摇滚乐那强烈的节奏,否则只能增加胎儿出生后罹患多动症的可能。如果想培养孩子对外语的兴趣,那么不妨让胎儿在此时多听听外语,尽管他们什么也听不懂,但至少会有点语感。如果此时胎儿能经常享受到母亲隔着肚皮的按摩,那么他将提前享受到亲情和爱抚,这对促进其心理健康大有裨益。此外,让胎儿听听电脑键盘之类的“嗒嗒”敲击声也不错,据说可有效地刺激其抽象思维的能力。
胎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秘密
当胎儿长大到8、9个月的时候,其听觉器官便变得更为敏锐,此时,他会灵敏地把头转向某一个声源,或对多个声源明智地做出选择性倾听。当然,对胎儿最有吸引力的一定是妈妈的声音。胎儿会在醒着的大部分时间里倾听这种特殊的“音乐”,要是准妈妈们每天都把脚抬高并倾听同一首舒缓的乐曲,胎儿就能够记住这支乐曲,甚至还能随着音乐的节奏摆动身体。研究证实,这种“音乐胎教”实际上是一种对孩子最早的记忆力训练,对日后培养孩子超强的记忆能力大有好处。
听觉之外,此时的胎儿对光也有了较为敏锐的反应:眼睛开始在黑暗中一开一合,似乎在为出生后做练习。到33周左右,胎儿能表现出其超高的“情商”—他们已具备感觉母亲情绪的能力。当准妈妈和人争吵、或者因为交通阻塞而丧气的时候,小宝宝也会焦躁不安,甚至还会用自己的动作(如心跳加速或更多的踢动)来回应外界的情况。另外,准妈妈感受到的压力也会影响到胎儿睡眠的规律性。
此情此景,真可谓心心相印!所以准妈妈们应该明白:尽管无法避免所有令人紧张的情况,但却可以用积极的态度平衡这些负面情绪。要知道,这样做其实就是在教育孩子如何表达不同的情感,以及如何控制负面情绪,这将为孩子日后“情商”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