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三大“玩伴” 如此童年靠谱吗?

编辑:xiangmengjie

  虽然现在的电子玩伴也能让孩子从中获取知识、开拓视野,但是这些玩伴让孩子缺少合作与实践。长此以往,孩子就不会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变得越来越自我,外在表现就是情商降低,长大后特别容易产生人际冲动。另外,现在孩子的抓握能力也因为很少参与集体游戏而变得越来越弱,精细肌肉就不如从前的孩子那么发达了。有些孩子为啥写字太慢?不是他有意磨蹭,很可能就是抓握能力弱造成的影响。


爷爷奶奶对孩子过度保护

  玩伴二:百般呵护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琳琳跟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住在城市的商住小区,但这里邻里之间相互并不太熟络。放假的时候,5岁的琳琳总嚷嚷着要下楼去和小朋友玩,爷爷奶奶一听就可紧张了--现在的世道这么乱,别一个不留意让坏人把孩子抱走了。于是爷爷奶奶很少答应孩子下楼去玩,宁愿自己花些时间跟孩子一起玩。有时候就算下楼,奶奶也寸步不离地跟在琳琳后面。“琳琳,慢点,别爬那么高”、“琳琳,别去动那些树叶,很脏的”、“琳琳,快别跑了,看你这满头的汗”……琳琳玩不了多久就会被奶奶“拎”回家去。

  小亮从幼儿园回家就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快把我的零食都拿出来吧,明天我要叫小朋友们到家里来玩!”和兴奋的小亮不一样,妈妈听完之后皱了皱眉头说:“不行,明天是周末,妈妈要打扫卫生,小朋友来了会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你们平时在幼儿园玩还不够啊,还要到家里来闹腾。再说,明天下午我还要带你去外婆家呢。乖,叫小朋友别来了。”小亮听完了,跟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这个小皮球还撅起来小嘴。

  过度呵护,让孩子变得孤僻

  以前的孩子,和住在同一个大院里的伙伴总能打成一片,家长之所以如此放心“放养”孩子,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操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院里的邻居,大都是相熟的同事,所以也颇为放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