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他们曾经追踪过一批有妊高症的孕产妇。在孕期,这些女性的高血压程度不同,有的只是存在妊娠期高血压,有的已经存在轻度甚至重度子痫前期表现。结果比起血压正常的孕产妇,这些有妊高症的女性在生完孩子2个月后,做词语学习、连线测验或者符号数字,表现都低于正常组,尤其是在孕期存在重度子痫前期组的女性,各项得分都显着低于其他组。这说明她们即使在生完孩子60天后,大脑的认知功能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还持续“傻着”。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其实,这主要和血压过高带来的损伤有关。特别是有些妈妈,在产后其实还存在高血压现象,血压并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孕傻”现象当然会持续下去。
由于这种“孕傻”是由疾病因素引起的,所以必须高度引起关注,它不只是会影响到妈妈们的工作表现,还会对妈妈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所谓的“孕傻”,与怀孕前后女性体内激素变化、睡眠质量下降及注意力从事业转移到宝宝身上,自我调适未到位易产生认知误差等诸多因素有关,并不能轻易就归咎于是脑力、智力下降。
“孕傻”会持续多久?
不过,“孕傻”虽然可能是一种激素变化引起的自然现象,但也不算恐怖,因为这种“变笨”是暂时现象,在生育后半年后,大部分女性的认知功能会恢复孕前水平。
可还是有许多女性说:不对啊,我明明就傻了好几年。
"孕傻期的姚晨"热议 怀孕真会变傻吗?
这其实就可能是因为一些社会因素引起的“假傻”现象。例如在宝宝还小的时候,妈妈经常需要半夜起来喂奶,人容易疲劳;照顾孩子消耗了太多的精力,同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宝宝身上,分配在其他事情上的注意力自然不足;这些都会让妈妈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显得有点“傻”。
不过这种“傻”因为是“假傻”,只要得到充足的休息,有人分摊妈妈的工作,让妈妈能有更充足的精力去专心完成自己的工作和学习,那么新妈妈就不会觉得自己“变傻”了。
“孕傻”主要体现在心理层面和主观判断
“孕傻在生理学上是没有道理的,它在心理学上有道理。”首都儿研所保健科专家王贺茹言简意赅地说,母亲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了,原本关注的事情也就没有那么关注了。正常人也都有生理周期,生理低谷期内会思维跟不上,不太活跃,精神不佳,这是人体的正常现象,没有必要渲染“孕傻”。
任海颖同样这样认为:“比起全职妈妈的精力可以完全投入到育儿上,大部分的女性面临职业问题,怀孕期间得上班,第一年母乳喂养期,生产后的妈妈要面对照养子女、家庭和工作的双重任务,诸事缠身,精力分散,对工作的关注程度很难同于以前。但不能因此武断评价女性生产后工作质量就下降。”
“如果说孕傻这事儿就是彻头彻尾的谣言,肯定会有很多准妈妈或是生过孩子的女性要举手反对”,吴舟桥进一步解释道,“确实有很多女性在孕期容易忘事儿,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这大概也就是所谓孕傻说法的由来。但这种看上去变傻的现象实际上和很多其他因素有关。首先,怀孕生孩子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很多孕妇在孕期以及孩子出生后难免精神会比平时略紧张一些,晚上休息也比平时差。试想任何人要是没有充分的睡眠都会影响到记忆力,孕妇也自然如此。”
孕妇所接受到的“心理暗示”也让她们自身信服这一观点。英国的一项研究报告说,在他们的实验中孕妇与非孕期女性在有关记忆和注意力的一些“客观”测试上仅有非常小的差别,但在孕妇们的“主观”感觉上,似乎她们都已经“笨”入膏肓了……社会影响、流言传播使得准妈妈们给自己预设了“变傻”的判断,自然一些小小的改变也就被夸大了。
孕激素能让孕妇感到镇定
孕产期期间孕妇体内的激素如同过山车般变化,为胎儿的生长至分娩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但对孕妇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为何让人会有“孕傻”的感觉呢?“孕妇在整个怀孕期间分泌的孕激素能让孕妇镇定,因此会有让人觉得瞌睡、精力不足的感觉。”任海颖说激素水平变化自然会影响到精神状态,否则就没有女性更年期。怀孕期间,孕妇血流量增加,负荷加重,一直处于负荷状态下,自然不能与未怀孕时状态一样。
荷兰鹿特丹医学中心外科博士吴舟桥也表示,妊娠期孕妇体内雌激素含量会逐渐升高,到妊娠末期雌三醇可高达非孕期妇女的1000倍,雌二醇和孕酮含量则约为非孕妇女的100倍。
多项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雌激素能够增加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传递,从而对学习记忆及认知功能的正常发挥起到重要的影响。另外,雌激素可减少胆碱酯酶抑制剂的代谢转化,故可增加血中胆碱酯酶的浓度,从而对情绪及神经状态起到有益作用,调节学习、记忆和认知功能。此外,雌激素对神经元功能和生长也有明确的促进作用。
不同的人对于妊娠过程的体验也不一样。“有些高血压的孕妇会觉得记忆力下降可能更明显些。这些都没有可比性的。”任海颖说,国内目前的医疗环境下,并没有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一孕傻三年”这种现象,但原则上,怀孕生产对机体本身并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