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因和临床表现

高血压病因和临床表现

高血压相关知识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高血压愈发常见,这也是生活条件变好的一种表现。高血压即血压偏高,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很多患者需常年服用降血压药物。以下将详细介绍有关高血压的知识。

一、高血压病因

  1. 遗传因素:约60%的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目前认为是多基因遗传所致,30% - 50%的高血压患者有遗传背景。
  2. 精神和环境因素:长期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会引发高血压。
  3. 年龄因素: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4. 生活习惯因素:膳食结构不合理,如过多钠盐、低钾饮食、大量饮酒、摄入过多饱和脂肪酸可使血压升高;吸烟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是高血压危险因素。
  5. 药物的影响: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可影响血压。
  6. 其他疾病的影响: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嗜铬细胞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二、高血压临床表现

高血压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不明显,常见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仅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血压升高,休息后恢复正常。

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持续明显升高,会出现各种症状,此时为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与血压水平有一定关联,多数症状在紧张或劳累后加重,清晨活动后血压迅速升高,出现清晨高血压,心脑血管事件多发生在清晨。

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神志不清、抽搐,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短期内会造成心、脑、肾等器官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症状与血压升高水平无一致关系。

继发性高血压临床表现主要是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高血压仅是症状之一,其血压升高有自身特点,如主动脉缩窄所致高血压仅限于上肢;嗜铬细胞瘤引起的血压增高呈阵发性。

了解高血压相关知识,有助于患者积极采取措施治疗,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

结论:本文全面介绍了高血压的病因和临床表现,高血压患者了解这些知识能更好地控制血压。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